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8章 漢歌(二)(1/3)

作者:陳安野字數:6722更新時間:2021-05-06 10:23:19

    整頓兩日,數萬明軍開始從十餘處陣地先後‘進攻鎮虜衛城。

    清軍巴牙喇營的千餘巴牙喇精騎算得上阿濟格最為精銳的戰士,但隨著巴牙喇纛章京鼇拜巴圖魯的戰死,阿濟格放棄了最後一絲主動進攻的打算,全心全意環繞衛城構建防禦陣地。然而,鎮虜衛城周圍地勢開闊,且原有的壕溝、籬障、羊馬牆等都被韓袞軍事先填平或破壞,整座城內外幾乎無險可據。清軍能做的,隻是野戰加硬守而已。

    鎮虜衛城的清軍尚有三萬,明軍數量雖是其數倍,但分布較廣,輕易冒進仍有被各個擊破的風險。趙當世采取的策略與洪承疇在鬆山堡之戰、孫傳庭攻打榆林衛時相同,以守為攻,在衛城外圍構築防線,掘壕設寨,利用火炮鳥銃等火器固守阻擋意欲野戰襲擾的清軍,再徐徐推進。

    清軍在城外沒有據點可以倚仗,隻能在關廂地帶設營紮寨,方便野戰部隊進出。但趙當世調集軍中大虎蹲炮,投射火藥包、火油罐等易燃物,再以弓弩手密射火矢,焚起清軍營帳數裏,清軍回身救火不及,又被明軍迫近數百步。

    阿濟格之後緊急調動馬軍衝擊明軍陣地,但為堅固的鹿角陣及層層壕溝阻擋,又遭密集的鳥銃亂射,難以寸進。後撤之際,反遭明軍驍騎自後攆殺,傷亡不少。阿濟格隨即轉換策略,利用軍中火炮反擊。但明軍同樣以火炮對射,趙當世采用攻城傳統的“高臨法”,派遣兵士去遠近山中砍伐了大量的柏木、楊木,趕工築起數個長十餘丈、寬五丈餘、高達三丈,能同時容納百餘人的高台。

    高台比城頭還高不少,明軍拖運火炮登台部署,鳥銃手間雜,轟鳴動地。飛鐵熔鉛,四麵羅織,在空中倏倏作響,如鷙鳥之淩勁風 。清軍火炮無論準頭、射程還是威力,都遜於明軍火炮,且因仰射更處劣勢,得到後來,根本沒有了還手之力。隻見得明軍大炮小銃晝夜擊打,城牆洞破如篩,守城清軍不敢露影,甫一露頭,輒中彈立斃。

    一連三日,經過反複拉鋸,明軍的包圍圈日益縮小,清軍自焚關廂營寨,全線撤進衛城固守。趙當世分兵數部,以黃得功為前線總指揮,覃進孝、李延朗、譚弘、白旺等各為分部指揮,從幾個方向攻城。為了不給清軍喘息之機,又分一晝夜為三番,輪番不休,運用雲梯、洞屋車等工程器械攀登破壞城牆,馬軍分布外圍戒備,步兵持強弓、鳥銃連發協攻,彈矢激烈,守城清兵不敢外瞰。

    清軍被壓製,但憑血勇負隅頑抗,趙當世見攻勢順利,與黃得功商議決定以勇士突城,覃進孝主動請纓帶領勇士。趙當世遂從各營遴選驍勇剽悍之輩上千人,戴鐵胄、蒙鐵衣,隨身攜帶鐵錐、鐵錘等用於鑿城,傳令每人鑿得一塊磚即返回,見磚記功。

    覃進孝把千餘明軍勇士分成三股,更迭衝城,一股兵得磚,次日免再衝,換另一股。同時又讓李延朗召集輕甲兵數千,每人領一麻袋,三五人隨一勇士而行,在勇士鑿城之際,全力挖掘牆根,裝土於麻袋,再鋪疊在城下壘起土坡。

    為了掩護衝城部隊,分布在外圍數座高台上的明軍火炮、鳥銃飛射如暴雨,尤其是明軍重點部署的東門外,更是列有大炮百餘門,鐵彈夾帶鉛子齊燃擊城,城牆為炮火轟擊不絕,傾頹如阪,形成了巨大的斜坡,在東門口督戰的韓袞甚至下令馬軍縱馬上坡,想要借勢躍進城中,但清軍蜂擁而至,竭力阻截,成千上萬的兵馬密密麻麻成團成簇,環擠累結,在東門外相持不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