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家寶藏(四)(2/2)

作者:小鹿愛小胖字數:4196更新時間:2022-01-14 20:40:57

    也因為這些象耳和象足,很長一段時間,它都被歸入明朝工藝品。

    還有這兩個富貴的象頭,中國人大多數認為大象是從阿三傳來的動物。

    據漢朝時期的佛經,就是幾頭大象馱來的。

    其實,中國古代也有大象,隻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本地象滅絕了,隻能從國外進口。

    史書上關於大象的記載不少,最有力的證據來自秦朝。

    那時秦始皇派人征服嶺南地區,設立了一個郡,就叫象郡。

    可見,大象在中國早已存在。”

    漲姿勢了,每一件珍貴古董的背後都蘊含著無窮的文化,這才是古董真正的魅力。

    難怪那些專家為了這些古董都拚了老命,其所代表的數字價值是一方麵,更深層的是其華麗外表下的一段曆史。

    這才是無數學者專家願意為其投入精力的原因,對於考古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接下來,有江超上場演繹了一段短劇。

    劇目是根據一段傳改編的。

    傳,元朝皇宮曾遭遇一場大火,燒了不少宮殿和寶物。

    人們清理廢墟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色彩斑斕的瓶子,皇帝拿到後愛不釋手,命京城的工匠們仿製。

    巧手的工匠們根本想不通這個寶瓶的製造工藝。

    江超飾演的李姓工匠日思夜想,不得其解。

    而一晚上,他夢見女媧娘娘,並告訴他:“這寶瓶,是寶石和金銀融在一起燒成的。”

    從此,李工匠開始燒製這種瓶子,它也成為一門宮廷專有的特種工藝。

    這當然隻是傳,因為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這種工藝。

    工匠們把扁銅絲燒熱,掐成花紋焊在銅胎上,再把琺琅質地的釉彩填進花紋內,用火燒製。

    成品圖案精美,色彩斑斕,貴氣十足,一直受到權貴的喜愛。

    後因為琺琅釉多為藍色,這種工藝在明朝景泰年間最為流行,因此民間稱之為“景泰藍”。

    反而它的專業名稱掐絲琺琅,漸漸不為人們所知。

    掐絲琺琅在古代的應用十分廣泛,到女子的耳環、頭飾、鐲子,大到巨大的花瓶,都可以運用這種工藝。

    同時,它也十分昂貴,過去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法。

    因此,珍貴的景泰藍藝術品大多被皇家收藏。

    故宮博物院有“景泰藍傳世六珍”,其中就以元代的這件最為貴重。

    又一國寶落下帷幕,現場觀眾好像受過洗禮了一般,整個人都升華了。

    確實,欣賞古董,其實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

    因為在欣賞的過程中,不但要看到其美麗的外表,還要了解其代表的曆史。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古董歲月的熏陶,氣質油然而生。

    梁棟也是為了這部綜藝,臨陣磨槍學了些古董知識。

    結果越學頭越大,沒有賦根本別想在古董行裏站住腳。

    別的不,光是對於各種史料的了解,就得花費大工夫。

    光了解正史還不夠,那些稀有書籍上記載的野史,也是必須了解的範疇。

    隻能中國太大了,隨隨便便一個領域都足以讓人研究幾輩子,都研究不明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