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四章 複雜性格的解釋(1/2)

作者:小鹿愛小胖字數:4776更新時間:2022-12-31 06:20:00

    (求訂閱!求票票!)

    演員陸陸續續進組接受禮儀訓練,故事背景放在大明朝,就得對相關禮儀有所了解。

    梁棟請來了張小龍做禮儀指導,他也會在片中飾演一位對大明朝忠心耿耿的大臣。

    此時,一眾主要演員和攝製組成員都在大教室裏聽張小龍的課。

    這一課從大方麵講解明朝的禮儀文化,梁棟也在,不過他坐在最後一排,跟個班主任似的。

    剛剛講完了明朝皇室的婚禮製度,現在輪到葬禮。

    婚喪嫁娶一向是禮儀最為繁雜的活動,需要特別講解。

    劇本開篇就是朱元璋的葬禮,大家聽得格外認真。

    張小龍指了指投影上的圖片說:“大家一定覺得婚禮很複雜,但我要說,皇家的喪禮更為複雜。

    明朝皇帝喪禮的製定,首先要根據其遺詔,由禮部會同內閣或翰林院官集議,向嗣皇帝進‘大行皇帝喪禮儀注’,嗣皇帝審定後依禮施行。

    皇後的喪禮略有簡化,僅由禮部議定,皇帝或嗣皇帝同意後即可施行。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第一項是小殮——

    為已故帝或後沐浴容顏、括發(頭發梳理後挽成鬢)、更換壽衣,並在屍前陳設祭奠物。

    停屍之所,皇帝在乾清宮,皇後在坤寧宮,這就是所謂的壽終正寢。

    第二是大殮——將死者裝入棺內。

    棺前設‘幾筵’(擺有酒饌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一種絲織物)、立銘旌(狀如旗幡,上書‘大行皇帝梓宮’或‘大行皇後某氏梓宮’字樣)。

    明代皇宮西南部有仁智殿,也叫白虎店,位於武英殿之後,是停放皇後棺槨的地方。

    大殮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小殮的第二天。

    這一天,嗣皇帝及已故帝王的妃、嬪等宮眷要身著素服前往致奠。

    在京的文武員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婦,要連續三天或三天以上,早晨或早晚兩次,身著喪衣,由西華門入宮到思善門外哭臨。

    對了,在大殮和小殮前,還有一個環節叫聞喪——從這一天開始,京城內的寺觀各要擊鍾三萬杵,代死的帝後‘造福冥中’。

    京城內禁屠宰13至19日不等。

    分封在外地的親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於本地麵向宮闕哭臨致喪。

    大殮之後,如果死去的是皇帝,嗣皇帝就可以在群臣的勸進之下擇日登極了。

    新皇帝即位後,除了頒布即位詔書,即應著手為已故帝、後上尊諡。

    由於故帝、後生前為一國之主,地位之高無上,所以上諡時必須打出‘天賜’的旗號,即由上天賜給,這叫‘秋天而諡’。

    上尊諡的禮儀也極為繁複,先要由文武群臣集議,草擬‘上尊議文’,嗣皇帝親禦宣治門審定後,由翰林院官寫出正式的諡冊文。

    之後,由嗣皇帝親行祭禮將冊寶安放於幾筵殿。

    最後是梓宮發引,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出殯,將帝、後的棺槨由皇宮安葬到陵園之內。

    古代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之說。

    而明代帝後葬期均未行此說,僅皇後有梓宮發引‘例不出百日’的記載,皇帝隻擇吉而葬,或長或短沒有定製。

    根據史料記載,太祖朱元璋死後七天即葬孝陵,也許跟他生前遺願有關,不想造成過多的鋪張浪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