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2章 溫老(2/4)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8658更新時間:2022-03-22 14:56:52

    ………………

    說到最後,楊鑄笑眯眯地看著謝邀:“所以……謝總,你是打算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直接在複興村投這個農家樂麽?”

    謝邀聽了故事後,有些瞠目結舌,沒想到這年頭想要做點好事還會遇到這種糟心事,不過他到沒有懷疑楊鑄在忽悠他,畢竟鑄投商貿的金字招牌還是很好使的。

    當下很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那些村民的認知差異就大到了這個程度?難道他們不知道,有人願意跑到村裏來投資,無論如何對他們而言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麽?”

    楊鑄笑了笑。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利益切身,哭爹喊媽。

    他不相信那兩戶村民不知道有人願意跑過來投資,對整個村子而言是大大的好事,也會帶動其他外鄉投資者跑過來跟投,從而在村裏形成小型民宿產業鏈;

    但是……事關自己的眼前切身利益,誰又會在乎整個村子的利益會不會受損?

    事實上,這也是楊鑄之所以對城口縣出台的這一係列本地經濟刺激計劃並不太感冒的原因——五千年的曆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類向來是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物種,而城口縣出台的政策,很明顯存在著產業資源融合後基層農民既得利益被隱性剝奪的隱患。

    就拿今天那個看起來很有些市場前景的烏米子核桃項目來說,如果單純隻是在產品價值上加碼,並且將絕大部分利益讓渡給了那些跑過來投資的企業……一年兩年還好,三年以後,那些果農們看到自己采摘加工出來的核桃賣出天價,但到手的錢永遠隻是那麽固定不變的一丟丟,而且自己壓根底就沒有議價權的時候。

    你猜……到時候會出現什麽情況?

    而且,所謂產業升級並不是企業單方麵一廂情願地砸錢就可以解決,除了人才、資金、技術這些基本條件外,外部市場需求的拉動力和基層內部托力缺一不可——後世諸如石斛產業,之所以前後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初步形成了局部區域的產業升級,很大一塊原因就是在初期,大部分利潤全被育苗所之類的少數幾個環節賺走了,基層的托力嚴重不足,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驅動力來主動進行革新升級。

    穀輶  正當楊鑄想要撇開這個略有些不合時宜的話題,隨便說點什麽應付過去的時候;

    一個溫和且沙啞的聲音從身邊傳來:“不,這事的根本原因不是在村民的認知差異上,而是由於這種傳統的城市經濟合作形式並不非常適用於廣大農村,兩相交錯下,導致企業或者個人交易成本過高所造成的!”

    謝邀扭頭看去,卻是一個年約五十的老人站在不遠處,身後還跟著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

    隻不過這麵容略有些疲憊的老人雖然看起來溫文爾雅,但卻是一身的泥漬,褲腳也是一高一矮地挽著,小腿更是沾滿了泥漿,一下子分不出來到底是大學教授還是本地的泥腿子。

    難得想要做點好事的謝邀本就被楊鑄剛才那個故事弄的很有些心情不愉快了,現在見到有人竟然中途插話,不由地更是煩躁,當下眼睛一翻:“你這老頭怎麽這麽沒禮貌,沒人告訴你偷聽別人說話是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