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5章 糟的不能再糟了(2/5)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13502更新時間:2022-03-22 14:57:02

    “事實上,我們國家這些年也一直在試圖學習和嚐試農業工業化,努力地把華夏從農業大國轉向農業強國。”

    鄭榮皺了皺眉:“這有什麽不對麽?”

    溫老輕輕搖了搖頭:“各國有各國的客觀國情,這個路線對不對我們不討論;我隻說背後的一些普通人察覺不到的東西,也是楊鑄這次動作的深層次原因。”

    聽到進入了正題,鄭榮立即身子微傾,一副靜耳聆聽的樣子。

    溫老見狀,隻是笑了笑,依舊是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些年估計幾位領導也發現了,農業發展到今天,雖然說咱們國家這些年對外出口的農產品規模越來越大,創匯越來越多,但是刨去成產成本後,你就會發現,其實咱們的淨利潤值,尤其是單體淨利潤值,其實真的不高!”

    “而且如果諸位放眼全球,把整個世界的農業視作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你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僅僅隻有種植業這個領域會放在國內,而一旦進入到比如運輸、倉儲、加工、上市、期貨金融等等環節,就全都是控製在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複合型巨型經濟體手中;”

    “於是乎,出現了一個現象,在所有的農業產業鏈環節中,惟有種植/養殖這個環節,是最不賺錢的——準確的說,  是這個環節得到的收益占比最低;”

    “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  大致可以分為種養殖、初加工、倉儲、運輸、深加工、銷售、市場流通、上餐桌這麽幾個產業環節,但是在這些個環節中……種養殖的利潤僅僅隻占全產業鏈總利潤的不到10%,然而如果把時間和人力與基礎農用物資一起折算成成本的話,這個環節的成本卻占據了總產業鏈成本的30%以上,部分農產品在這個環節上的成本甚至可以占到60%以上。”

    “事實上,這才是世界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農業一直發展不起來的原因——農業的二產化、三產化都被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經濟體所掌控了,本就沒有市場話語權的他們怎麽可能發展的起來!?”

    說到這,溫老臉色略有些複雜:“當然,我們華夏因為體製的原因,這方麵的情況要比其餘的發展中國家強一些……但實話實說,如果你真的刨開了根子來看,其實強的委實有限。”

    “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國退民進;雖然大部分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依然是國家在把控,但是就農業這個領域來說,國家僅僅隻是在種植領域堅守自己的底線而已——上遊的種子化肥、下遊的運輸、二產化領域、三產化領域,全部都是放開了的。”

    “好死不死的是,咱們國家雖然對於外資企業很有些嚴防死守的意味,但是出於一些想法,對於本國的企業卻是並沒有多少提防心理;”

    “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現在的鑄投商貿,就會發現它現在在國內的民生經濟和流通領域中,已經非常不可小覷了,無論是消費者的心智影響力,還是關聯合作商家的決策影響力,甚至比相關領域的國企央企更強——可以說,現在的鑄投商貿,已經在農產品的市場流通環節、銷售環節、上餐桌環節,已經擁有了非常不小的話語權;”

    “而縱觀他們這兩年的業務拓展和重點投資項目,你就會發現……”

    “他們每年動則數十億預算的物流事業部正在意圖打通倉儲和運輸環節;”

    “他們開展TOB業務的投資中心和自有品牌業務,正在意圖打通農產品深加工環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