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1章 我更擔自己變成第二個陶侃(2/5)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16494更新時間:2022-04-22 15:55:56

    “那麽,這個邊界和尺度是什麽呢?”

    宮烈輕飄飄地把眼神從嚴主任身上略過,最終定在楊鑄身上:“如果範圍隻是局限於個人,我認為這個答案是【良知】;如果範圍放大到企業,我認為答案還是【良知】!——不管你是否窮困潦倒,或是大富大貴,你的良知從來沒有改變過、它依然還是那個知善知惡的良知,它對於善惡的標準,絲毫不會根據外界的環境和自己的境況的變遷,有一絲一毫地改變。”

    “因此,既然良知的標準並沒有改變,那我們的思想和言行,當然也不應該改變了——所謂【君子不惑於外】,任何因為外部因素改變自己原則尺度的人,都稱不上君子,隻不過是假借君子知名,行苟且之事的趨利小人罷了!”

    “總之,不管貧窮窘迫也好,富貴榮華也罷,甚至是大權在握……任何外在的境況的改變,我們應當都依然隻是聽從我們良知的聲音;隻是遵從良知的標準去思考,去行動,並且不發生一丁點地改變;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而那些在困難中輕易更改自己的行事原則,在利益麵前逐漸喪失自我,最終被那些虛無的東西反客為主,倒逼著自己的行事尺度被一改再改,甚至做出了越界行為的人……不過是些以利驅動,逐漸隻剩一句軀殼的無魂小人罷了!”

    說到這,宮烈瞅了瞅楊鑄,解釋道:“事實上,在儒家的體係裏,君子和小人絕對不是二元對立的兩個標簽,也不是再說永遠固定不變的兩類人——也許你昨天還是君子,第二天,控製不住欲望的你就變成小人;同樣的,也許昨天你還是個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第二天,被遺忘角落裏忽然蹦出來的良知譴責到痛哭流涕的你,洗心革麵之下,逐漸也能重新變成一位君子。”

    最終,宮烈歎了一口氣:“這就是【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的含義,這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就是開悟的人與普通人的區別!”

    隨著聲音落下,楊鑄固然還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其餘一眾高管卻麵色古怪了起來——就算他們再遲鈍,也聽得出來宮先生這番話是對著自家大BOSS說的。

    至於為什麽要對著楊鑄說這些……

    嗬嗬……

    宮先生畢竟是個文人,文人自然有些先天之憂而憂的中二情懷嘛,不足為怪!

    而此時的楊鑄心裏卻很有些古怪。

    說實話,要不是眼下正在自家公司的會議室裏,要不是對方身著老式的確良襯衣而非渾身地紅紅黃黃,要不是對方依然有著一頭濃密的頭發……他差點以為自己正在帝都傾聽那些“大般若”了。

    不動聲色地瞄了瞄周圍的一眾高管,發現這些人隻是略帶感觸地點了點頭,並沒有什麽狂熱的表情,諸如萬清猗等人也隻是低頭沉思而已,當下微微鬆了一口氣,然後微笑著抬了抬手:“宮先生,如果不著急回去的話……不妨追加一堂曆史課?”

    見到楊鑄對自己剛才講解的論語全無感觸,宮烈也沒有露出什麽失望的神色,隻是嘴角的譏諷之色微微濃了幾分:“楊董,不知道你對兩晉南北朝這一塊的曆史了解有多少?”

    兩晉南北朝?

    楊鑄頓時來了精神,這段曆史在以往的教科書上向來有些忌諱莫深,不過作為“網絡顯學”,這一段的曆史在後世的網絡上倒是掀起了討論的熱潮,楊鑄前前後後看到過不少比較經典的帖子——當然,其中的內容是否有偏頗,他這個文盲自然是無從知曉。

    當下隻是矜持地點了點頭:“這段曆史略知一二,雖然說不上精通,但是沈約的《宋書》、蕭子顯的《南齊書》還是粗粗看過的,除此之外,一些亂七八糟的雜史也翻過隻言片語。”

    聽到楊鑄提到了梁國人寫的《宋書》和《南齊書》,卻沒有提到房玄齡寫的《晉書》,宮烈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看樣子,這位年輕的大BOSS也不算是個完全的小白啊。

    當下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才說道:“看樣子,楊董對於這一塊的曆史應該比較熟悉——既然如此,單純地講一些曆史內容就沒什麽太大意義了。”

    說到這裏,宮烈話音一轉:“不如這樣,我們探討一個粗淺的小問題——五胡亂華時期,明明那時候的漢人都已經麵臨著血脈斷絕的風險了,但是,為什麽那時候的漢人卻依然是一點也不團結?”

    聽到對方拋出這種問題,楊鑄頓時內心一哆嗦——我滴個乖乖,這種問題拿到台麵上來討論,合適麽?

    而且,我們鑄投商貿就是一個小小民企而已,你在我們的文化課上討論這玩意幹嘛?

    當下死命咬緊牙關,使勁搖了搖頭。

    宮烈見狀,也不勉強,隻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刷刷刷地寫了幾組數字:“根據《華夏人口史》記載的數據,大約在公元300年前,西晉的總人口有3500萬,其中內遷少數民族人口不超過500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