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5章 不殆(1/5)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18420更新時間:2022-06-01 07:21:06

    “當今世界上有兩本最著名的兵書,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戰爭和商業;”

    “一本是普魯士時期陸軍下士出身的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一本是2500年前在山中當了三十年農夫的孫武所撰寫的《孫子兵法》——你沒聽錯,孫武是獻了這部兵家巨著之後才得到吳王重用的,他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領兵經驗。”

    萬清漪看了看嘴巴都有點合不攏的林可染,笑了笑:“有意思的是,從內核層麵來講,兩本曠世巨作完全是相反的;”

    “《戰爭論》這本更像是總結拿破侖軍事思想的兵書, 內核是【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而《孫子兵法》的內核則是【不爭之爭】,孫武十三篇裏倒有十篇在講如何避免戰爭或者削弱戰爭帶來的破壞力;”(克勞塞維茨一輩子吃了無數敗仗,他這本由遺作整理而成的《戰爭論》,裏麵有超過70%的內容都是通過研究普魯士的死敵拿破侖而給出的結論)

    “更有意思的是,那本1832首次出版,然後迅速被西方世界奉為經典的《戰爭論》, 在間接推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讓歐洲徹底傷筋動骨之後,逐漸被束之高閣;反而華夏的《孫子兵法》越來越被歐美和各國軍事將領重視,漂亮國的海軍上將曾經一度要求國會把這本2500年來隻字未改的古老書籍當做本國軍官的學習和考核科目——這種呼聲在漂亮國係統地總結越戰失敗的原因後,達到了頂峰。”

    “於是乎,到了現在,一種並不被大眾知曉的論調已經成為了各國上層社會的共識——小國應當學習《戰爭論》,因為這樣可以幫你快速擴張;大國必須要學習《孫武十三篇》,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你以最低的代價來摘得一連串的勝利果實。”

    說到這,萬清漪別有深意地看了下自家閨蜜:“大家都知道,商場如戰場,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中小企業應當拜讀《戰爭論》,不計手段地玩擴張;而大型企業和超大型企業應當研究《孫武十三篇》,讓自己在狼群環伺的環境中,進退自如。”

    林可染很有些不服地瞪了萬清漪一眼,雖然她知道希望集團對比於當下的鑄投商貿, 隻能算得上一個弟弟, 但論體量和行業知名度,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中小企業吧……你那副別有深意的眼神又是什麽鬼?

    看著林可染瞪著自己, 萬清漪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這裏的中小企業以及大型企業是按照實際能力和核心資源把控能力來劃分的,與規模大小並無必然聯係——你幫著林廠長打理了這麽久的希望集團,不會以為企業規模和盈利能力這種賬麵上的數字,就真的能代表了所有吧?”

    林可染頓時一噎,然後有些沮喪地垂下了頭,如果企業規模和盈利能力真的能代表所有,那麽希望集團就不會像現在這麽被動了——在省領導心裏,他們的位置也不至於排到那一大串盈利規模甚至連他們1/10都不到的隱形冠軍企業的後麵。

    萬清漪見狀,安慰道:“雖然你們希望集團按照真實實力,現在依然隻能算作是中型企業,但再過三年左右,你們的水果種植基地開始穩產,並且涉足濃縮果汁原料供應後,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型企業並不是難事。”

    林可染點了點頭,希望集團現在宛如一根剛剛從水培箱裏拿出來種在土裏的樹苗,看著雖然壯,但委實沒有多少抗擊風雨的能力;不過等到直根深紮土壤,並且逐漸長出新的根係後,情況就是兩碼事了。

    ………………

    簡短地幾句話點明《孫子兵法》的重要性後,萬清漪開始進入了正題:“宮先生在給我講解《孫武十三篇》的時候,足足花了兩堂課的時間給我拆解了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林可染聽到這句爛大街的話,有些好奇地看著萬清漪。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是《謀攻篇》的總結語,但凡讀過的人就沒有不知道的,而且這句話非常好理解,那個宮先生有必要把這麽淺顯的道理拿出來講兩節課麽?

    萬清漪並不奇怪林可染現在的表情,事實上,當初她聽到宮先生打算花兩堂課來講解這句話的時候,反應也跟自家閨蜜差不多。

    輕輕呷了一口顏色妖豔的洛神花茶,萬清漪淡淡地說道:“雖然我覺得你未必會想某些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一樣,誤讀這句話,但我還是想強調一遍……”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並不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意思;這裏的【不殆】,指的是【不敗】的意思;也就是說,大企業玩競爭,第一要務是不敗,而不是要贏——這裏的不敗,可以是互相退步後的和平共處、可以是雙方心照不宣地分占同一賽道的不同生態位,可以是在同維度上保留自己底線後的讓蛋糕,甚至可以是不顧麵子地主動上門,示弱合作。”

    看著林可染露出難以接受的表情,萬清漪露齒一笑:“知道為什麽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捕獵都是玩一擊必殺,很少有死纏爛打的行為麽?……因為旁邊有鬣狗環伺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