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25章 先練練手?(2/5)

作者:六千來世字數:13210更新時間:2022-09-09 14:54:46

    1996年,阿爾發財團正式成立,弗裏德曼任董事長。財團擁有5家公司:阿爾發銀行、阿爾發投資公司、阿爾發-埃科、阿爾發-埃斯台特證券交易公司和經營藝術品的阿爾發-阿特公司。

    在阿爾發財團中,骨幹是阿爾發銀行、“阿爾發-埃科”和阿爾發投資公司——阿爾發銀行建於1991年,一直由弗裏德曼的主要合夥人阿文負責。銀行裏的主要專家都是鐮刀帝國時期財政部和外經部從事有價證券業務的專家,因此在1994年該銀行就列入了毛熊國百家大銀行的榜中。

    1997年,因代理歐元在毛熊國的發行工作,阿爾發銀行勢力大增,隨之將自己的分行擴展至毛熊國各地。

    “阿爾發-埃科”實際上是一家由政府特批的可以經營石油及其產品的私人公司,並且在政府的幫助下收購了俄第三大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40%的股份。收購秋明石油公司的爭鬥是極其激烈的,但弗裏德曼誌在必得,想盡了一切辦法。所以,後來人們把該公司的私有化稱為是毛熊國“第一次不友好的奪取”。

    “阿爾發-埃科”還從事糖的交易,壟斷了從二毛國和古巴進口糖的貿易。阿爾發投資公司主要從事“私有化證券”和其他有價證券的交易,下屬有幾十個投資公司。

    弗裏德曼在阿爾發財團中堅持了一條金融為主、經貿開路、企業投資擴展的做法,因此該財團的發展一直較為平穩。它在1998年夏天的危機中所受的波動不大,阿爾發銀行成為少數幾個儲戶信賴的毛熊國銀行之一——在其中,弗裏德曼的謹慎作風和以阿文為首的專業人員的通曉毛熊國經濟和銀行發展規律的能力顯然起了決定性作用。

    危機後,阿爾發銀行在毛熊國10家大銀行中位列第五,而到2000年初,它就成為了毛熊國三大銀行之一,並向著第一的寶座發起衝刺。

    弗裏德曼還將觸角伸向了鋼鐵、煤炭、機器製造、石油、傳媒等行業;他有自己的電視台,在MSK、聖彼得堡和下諾夫戈羅德等地的電視頻道中擁有很大的股份。早在1995年—1998年間,他就是毛熊國著名的電視頻道“OPT”的主要投資人之一。在最近鬧得紛紛攘攘的毛熊國“第六頻道”的投資談判中,弗裏德曼是積極的參與者。

    由於近年來弗裏德曼有意地避開ZZ,盡量擴大自己在經濟領域內的影響,所以他在“第六頻道”的投資問題上也表現出了這種傾向。他的忠實合夥人阿文向媒體確切地表述了這種意思:“阿爾發銀行不是ZZ組織,不是黨,不是運動,因此不參加某些明顯將參與ZZ生活的聯盟和集團。”

    弗裏德曼還在國外設立各種各樣的公司和分公司。在古巴,他控製了鐮刀帝國時期建立的Cienfuegos石油冶煉企業,從事著與拉美和伊拉克的石油交易。

    在瑞士由他控股的Crown公司負責阿爾發財團的國際貿易,尤其是石油貿易-——該公司由於業務的不透明性,而被人們稱為“與毛熊國資本有關的神秘公司”。

    2003年3月,英國的British Petroleum公司和秋明公司合股,成立了一家目前暫名Newco的新石油公司。英方準備投資45億美元,弗裏德曼占股25%,一家名為Access/Renowa的公司占股25%(有資料說,這一公司實際上也由弗裏德曼控股),毛熊國的股東代表將是弗裏德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