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章 五萬元的樹根(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592更新時間:2021-10-20 19:08:40

    第209章    五萬元的樹根

    雲霧村,隨著大量雕琢高手的匯集,有人在一位村民家門口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樹根,當場以五萬的價格買下來。

    此事,讓雲霧村不少村民都議論起來。

    五萬元,對現在雲霧村的村民,算不上什麽巨款。但一樁樹根,就賣出五萬元,大家就不得不吃驚了。

    “五萬而已,信不信,經過人家的雕琢,立即能飆升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近年來,根雕很流行,尤其是大型的根雕。”有見識的遊客笑道。

    根雕是以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早在戰國時期,根雕這門藝術已經出現在中華文明的曆史上。

    1982年的時候,馬山一號楚墓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為鎮墓獸的這件根雕作品,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富有動勢,顯示出兩千三百多年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

    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稱的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鶴為代表的嘉定派。

    民國時期,根藝製作和生產日漸衰落,許多藝人改行或轉業,根雕技藝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二三十年前,這門藝術重新崛起。

    前幾年大型根雕炒得十分火熱,原本用來燒鍋的樹根卻派上了大用場,經過雕刻藝術大師的巧奪天工,朽木變成了寶貝疙瘩,動輒就是百萬、千萬元。

    “看來,搞這個什麽雕琢節,對咱們村,真的是好處多多。外來人帶來的機遇和驚喜,有時候就這麽猝不及防。”有村民表示。

    此時,他們非常感謝方醒。

    他們現在能賺那麽多錢,全靠方醒。

    “就是呀!原本沒有用的東西,但在外人眼裏,可能就是寶貝。”

    “搞得我都想去挖樹根了。”

    “你就省省吧!人家都說了,不是所有樹根都值錢。”

    ……

    方醒也帶著好奇的心,去看了眼那五萬元入手的木根。發現那隻是一塊樟木的樹根,按理說,是不值那麽多錢的。

    但樹根的造型很奇特,類似一個獅子頭。

    他知道,一件稱得上值錢的根雕作品,首先在選材方麵要十分精道,在創作過程中要富有靈感和內涵,製作的技法要精準,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才是決定一件作品優劣的關鍵所在。

    “其實,這兩年來,根雕降溫了很多,不像幾年前那麽火。”劉世軍說道。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根雕藝術正是如火如荼之際,由於這樣的藏品在當時具有“物以稀為貴”的屬性,加之每一件根雕作品都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藏品,因此價格自然不菲,一件作品,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然而,自從根雕被大眾接受之後,加之廉價根材的市場化,根藝創作的隊伍變得大眾化,創作領域不再被藝術大家獨攬,似乎感興趣者均可以在樹根上有所創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