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陽古墓(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552更新時間:2021-10-29 05:49:59

    如此大量的古紙片,把還在研究古滇國青銅簡的錢老等人吸引過來。

    樓蘭古國,同樣存在諸多謎團。

    大家一度痛心,樓蘭古國的文物被西方搶先一步,掠奪一空。沒想到,真正搶先一步的,是方家,已經把最重要的寶物先搶了回來。

    真是可喜可賀。

    望著那接近一萬張的古紙片,詳細記錄著樓蘭的許多信息,為探索樓蘭奧秘提供了重要資料。

    方醒宣布,這些古紙片,將全部捐出去。

    保管這些古紙片,需要相當的技術條件,以及大量的維護資金。方醒覺得,這應該是交給國家。

    “古紙片不好保存,我家已經保管了兩百多年,是時候交給國家。”方醒說道。

    直播間的觀眾紛紛調侃雞賊。

    古紙片的考古和曆史研究價值高,收藏價值反而一般,還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去保存,簡直就是燙手山芋。

    故宮博物院的老院長,二話不說,就把“困難”攬上身。

    他們覺得,自己博物院有能力、也有條件保管好這些珍貴文物。

    而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也打來電話,表示國家圖書館也有能力保管,頓時和故宮博物院的老院長吵了起來。

    具體過程,方醒不得而知。

    最後的結果,是故宮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共同接手、保管。他們會先把古紙片上的文字複刻出來,用於以後的研究和展覽,而原件則是會永久封存起來。

    方醒把古滇國和樓蘭古國拋出來,讓整個考古界為之震動,自己卻像個無事人一般,繼續過著自己優哉遊哉的小日子。

    那些大事,似乎跟他沒有一毛錢關係一樣。

    可憐了錢老等老人家,一把年紀,最近總是熬夜。

    不久後,胡老爺子又趕赴新*疆,樓蘭古國的遺址。從那些古紙片上得到太陽墓的信息,和已經挖掘的太陽墓不是同一座,而是規模更大的一座古墓。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考古隊就在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發現了太陽墓。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麵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幹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太陽墓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的是一層套一層的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麵展開的列木,井然不亂,蔚為壯觀,整個外形酷似一個太陽,很容易讓人產生各種神秘的聯想。

    “太陽墓”的盛行,大量樹木被砍伐,使樓蘭人在不知不覺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園。據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圓木達一萬多根,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讓人驚奇的是,太陽古墓出土的文物,有大量曆史四五千年的石器,比如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

    當時,考古學家就猜測,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那兒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

    不久後,胡老傳回來消息,他們找到了目前已發現規模最大的太陽古墓,占地麵積超過一萬平方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