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三章 今天不做生意,不好意思,各位.

作者:鐵不拐字數:3004更新時間:2021-12-13 20:38:22
“方大哥,也幫我看看這個。”

女遊客將剛剛三百五十元買的遞了過來。

方醒一看,頓時驚了。

他連忙朝那攤主望去:“大叔,你這攤上還有啥?我也看看。”

這反應,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又被撿漏了。

攤主連忙收起來:“咳咳!今天不做生意了,不好意思,各位!”

就連正在看著的顧客,東西也被攤主收了回去,生怕又賣出去一件,虧得自己都想哭了。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自己的攤上,一連被撿了兩次漏,心裏滴血。

那些沒有買到東西的幾名遊客,都覺得蠻遺憾的。

看得出,這位攤主的東西,好像品質不錯,起碼不全是贗品。

得!大家想撿漏沒那麽容易了,人家攤主都警惕起來。

於是,大家紛紛把目光看向方醒手裏的那件物品,是美女三百五十元入手的。看方醒的反應,肯定比前一件茶寵要更加值錢。

其他人看向那美女遊客,羨慕呀!

陳雪茹驚喜萬分。

她原本看到方醒,隻是想跟過來湊個熱鬧,最好能跟方醒結識一番,要個微信什麽的。看到盧子清撿了漏,自己也忍不住碰碰運氣,反正三兩百元,又不是虧不起。

陳雪茹歡悅地說道:“方大哥,我買的這東西值多少錢呀?”

方醒一手托著巴掌大的“樹葉”。

沒錯!

從外觀上看,這確實就是一片樹葉,高大概1.5cm,長12.5cm,寬16.5cm左右。

“這種東西,大家見得比較少,尤其是年輕人,差不多不認識了。它是文房寶物之一,叫筆覘,俗稱筆掭。

古人用毛筆寫字,在硯台上蘸墨,發現毛筆蘸的墨汁多了,怎麽辦?有人可能就是挨著硯台的邊沿抹幾下。而有些人,則是用筆覘,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方醒沒有立即告訴陳雪茹,這東西值多少錢,先講解一下。

伺候筆的文玩很多,諸如筆筒、筆海、筆格、筆洗、筆掛、筆屏、筆船、筆插、筆簾、筆盒,以及筆覘。

這些玩意,各司其職,又都成為文房中既實用又能摩挲的東西,故被視為文房珍玩。

筆覘到了清代,發生了材質與造型上的變化。

材質由陶瓷、玉石類,改變成更具有應用功能的硯石,尤其追求石中名品,如端石中的魚腦凍、蕉葉白、天青,歙石中的羅紋、眉子、金星等。

所以,它們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常常要勝過實用價值。

筆覘的造型也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花色淺碟狀,演變成不事雕琢,打磨細膩的硯式素麵狀。

它又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做工厚重、古樸的幾何形狀,以長方形居多,亦有花狀與祥雲形等,均為光滑素麵,最多在石邊略加邊款刻字,故又有“硯磚“之名。

其二,取天然仔料磨平而為之,留有天然的皮色,純樸而古雅,又可稱“仔硯“。

“你們看這一件,洗葉形,通體施黃釉,釉麵瑩亮,釉色黃中泛紅。洗麵的葉脈描畫清晰並以描金裝飾,宛若一片秋風中飄落的紅葉。

它是清代黃釉描金秋葉形筆掭,做得這麽精致,不是普通的文人能擁有的呀!不是高官,就是皇親國戚什麽的,出身就有點高貴。

論價值的話,二十萬起,具體能賣多少錢,還得看買家。”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