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五章 當盧和席鎮(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370更新時間:2021-12-20 07:31:53

    聽到丁建輝這麽說,方醒更加懷疑,一早就覺得這個水庫有古怪。

    而周圍的人,以及許晴直播間的觀眾一聽,全都傻眼。

    感情現在看到的這條河,原本不是從這裏經過的?古人故意將河流改道?肯定是為了遮掩什麽,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不能忍,必須抽幹看一下。”

    “搞不好,下麵是一座水下古城哦!”

    “兄弟,這個水庫才多大呀?就水下古城了?頂多可能就是一個水下的古墓。不過,也不太可能吧!水下建墓,別說陪葬品,屍骨都不好保存呀!”

    “不是有一種叫水葬的嗎?”

    ……

    看著直播間鬧翻天,劉世軍無語,暗道:水葬是有,但不是這個葬法。

    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即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們對水寄於無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許多神話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親人時,人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水葬。

    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漂屍式、投河式、撒灰式。

    所謂的漂屍式,就是將死屍置於專門製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漂向哪裏,哪裏便是死者的美好歸宿。

    而投河式,即將死屍背到河邊肢解後,投入河中,或將屍體用布匹包捆後,墜上大石塊拋到河中,以供奉河神。

    這種方式,在雪區還算流行。

    撒灰式就好理解了,先火化,燒成灰,然後撒到江河湖海。

    這三種方式,都不是在水下建陵墓呀!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水下的陵墓。

    最出名的,無疑就是明祖陵,也就是朱元璋的陵墓。不過,它有點特殊,原本不是建在水下的,隻是因為特殊原因,沉入了洪澤湖底。

    洪澤湖水位連續下降逼近死水位,沉睡於洪澤湖水下300年之久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外羅城牆遺址逐漸露出水麵,遺物零亂地分布在全長250米的中軸線上,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0對石象生。

    據悉,為保護地宮甬道和拱門下的文物,當地政府從淮河緊急調度水源進行灌注,明祖陵地宮甬道和拱門又重歸水下。

    此外,還有海昏侯的陵墓,也被水淹了。

    可是,它們原本都不是建在水下,隻是機緣巧合。

    說到底,還是因為水分不利於物品的保存,所以很少會有人把自己的陵墓建在水下。

    “要不,先讓潛水員下去看一下?”劉世軍建議。

    “不行,有水猴子,危險。”

    方醒卻讚成劉世軍的建議:“可以多弄幾套潛水服,一群潛水員下去,水猴子又能算什麽?”

    得!聽到這話,動物保護研究中心的人心動了。

    而考古隊那邊,丁建輝也讚成,表示雙方可以合作,各派幾個潛水員下水。

    很快,雙方達成了統一意見,十名潛水員穿戴好潛水設備,帶著水下的拍攝儀器一起下去。

    還沒到深水區,就拍攝到河床有一些青銅器。

    看到這一幕,丁建輝直接想要抽水了。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