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四章 珊瑚盆景(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260更新時間:2022-01-21 16:11:20

    再說了,這雖然是日本展區,但這裏一片都是一位日本收藏家的藏品,並非官方的。官方參展的藝術品,一般也不會在博展會上交易。

    就像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那是能賣的嗎?

    日本藏家的藏品還是蠻多的,畢竟他們經曆過經濟高度發達的時期,那時候的日本人是滿世界的買買買,比現在的中國還要瘋狂。

    其中,藝術品自然也是他們買的對象。

    後來經濟衰敗,據說現在好多人的藏品都還積壓在銀行、私人寶庫呢!那些古董藝術品,現在連買進時候五分之一的價格都沒有,除非迫不得已,不然恐怕是不願意輕易出手的。

    畢竟價格落差太大,會虧得很慘。

    隻有那些真正落魄,顧不上那麽多的藏家,才會血虧也要轉手變現。

    此次參展的藏家,估計就是這種情況。

    “你們看這件,應該是我們國家的吧?”李震指著一枚佛頭。

    好家夥!日本人最喜歡幹這種事情了。

    入侵中國的時候,到很多寺廟、石窟,都是將佛頭撬走,留下一堆的無頭佛像。在大家看來,佛像最精髓的就是佛頭,所以他們就把佛頭給擰走。

    “應該是,看樣子是唐朝時期的佛頭。”方醒觀察道。

    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唐代進一步發揚光大,人們篤信佛教,心不虔誠地為佛祖、菩薩雕刻各種石像、玉像,並把佛像、菩薩像雕刻得更加中國化。

    唐代受魏晉南北朝的影響,繼續進行大規模的造像和石窟、寺廟的修建,石佛、玉佛雕刻數量比較多,質量也比較好。

    “你們看,佛頭的麵相飽滿健美,有血有肉,跟唐朝的審美觀相符合。”

    眾所周知,唐朝以肥為美。這肥可不是現在大家想象中的肥胖,而是豐滿。

    於是,唐代佛像以飽滿為美,給人以豐肥感;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適當加以誇張,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

    再看這佛頭,其豐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微微俯視的雙眼似乎在與信徒們仰視的目光交會,形象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

    “另外,頭部為螺旋型,肉髻相對於隋代較為高聳。可惜,隻有一個佛頭。”方醒說道。

    但從一個佛頭判斷,信息量其實不算很多。

    除此之外,還應該從佛像其他部位分析。

    比如除通肩式和袒右肩大衣以及褒衣博帶式大衣外,又流行所謂方領下垂式大衣,內著僧祗支和裙,體態飽滿豐肥。喜用束腰式台座,底邊為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上搭覆布,布紋轉折曲複生動等等。

    “真貴,要五十萬美元。”

    五十萬美元,那就是三百多萬人民幣了。

    一枚佛頭就這麽值錢,難怪當初日本人總喜歡敲佛頭。

    如果佛真的有火,日本都不知道被佛滅多少次了。可見,佛也就那樣,人家把你的頭都割了,照樣過好日子。

    “五十萬美元,倒是合理,也沒有很貴。”方醒微微搖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