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八章 縫在衣服中的印(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380更新時間:2022-06-23 20:53:14

    “神奇,瓷器還能燒成這樣,怎麽辦到的?”有人忍不住好奇。

    “主要還是看釉,用的料不一樣,燒出的釉就不一樣,外表也就千變萬化。當然了,我也是外行, 具體怎麽做的,還是要聽方大佬這種專家怎麽說。”

    ……

    方醒注意到了直播間的議論聲,笑道:“剛才那位兄弟說得沒錯。比如各種釉彩中,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紅釉最適合模仿木器的效果。”

    據說,18世紀的時候,窯工們發現,如果以硝酸鉀代替氧化鉛為助熔劑, 氧化鐵紅釉便可呈現出偏橘色的效果,視覺上與木器更加接近。

    窯工們在經高溫燒成的瓷胎上塗刷深淺不同的紅釉,模擬木器的紋理、節疤等,再把器物放入窯爐中,用低溫二次燒造,從而讓器物顯出多層次的顏色,更逼真地模仿木頭的紋理。

    “仿雕漆瓷器的製作工藝是先在成型好的半幹坯胎上雕刻出各種圖案,經高溫素燒後,在無釉的胎上塗薄薄一層仿漆釉,再經低溫二次燒造而成。”

    仿漆釉與仿木釉的配方有相似之處,都是改良過的紅釉。

    而仿竹器用的釉,不僅在色調上接近竹器的黃色,有的器物還要在施釉時用小刷子刷出紋路,模仿竹子的紋理。

    “雍正、乾隆時期的仿生瓷,製作精良, 惟妙惟肖,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時國力的強盛。

    不吹不黑,雍正、乾隆時期, 就是清朝國力最強的時期。乾隆之後, 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開始什麽都不行了。”方醒說道。

    也正是這樣,有人說,乾隆敗盡了大清的氣數。

    所以,有人才說他是最大的敗家子。敗掉的不僅僅是清朝的氣數,還是中華民族的氣數。間接導致了清末到現在的局麵。

    “成龍大哥,這寶貝,感興趣嗎?”吳大壕問道。

    得!在他眼裏,成龍是這群人的領頭。所以,首先問成龍,倒也可以理解。

    成龍愣了一下,接過東西,又看了幾秒鍾:“鼻煙壺我有挺多的……”

    這話,就相當於告訴對方,他沒啥興趣。

    夏雨知道是真貨後,稍微有點興趣,但也要看具體價格,價格太高的話,那就沒有必要了。

    “你開個價來聽聽。”夏雨跟他說道。

    吳大壕連忙將臉轉向夏雨:“大哥,您看兩萬可以嗎?”

    “人民幣?”

    “當然是美元呀!在這裏, 人民幣用不了。”

    兩萬美元,那就是十多萬人民幣。清代的仿生瓷鼻煙壺,兩萬美元的價格,確實不算貴。在國內,很多人就敢開價五十萬,至少也都是二十萬以上。

    “嗯!也行吧!”夏雨見他都流浪了,都是同胞,不好意思繼續壓價。

    吳大壕大喜,趕緊又掏出一樣東西:“這東西不太值錢,但肯定也是真的,當添頭吧!”

    那是一枚銅錢,還用紅繩綁起來。

    這樣的銅錢,他身上有不下二十個,每賣出去一件物品,他都會送一件,爭取讓買家心情好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