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歸心大秦!(2/2)

作者:獨愛紅塔山字數:4264更新時間:2020-10-03 13:21:35

    而嬴政的“大鹹陽”規劃中,也體現出了“法天象地”這種道家學說;“泰山封禪”則代表了對齊魯文化的認可。

    另外一種便是設立“博士”製度。

    因為文化方麵的排斥,使得大秦新政也很難得以推行,於是始皇帝又設立“博士”製度。

    以六國士子充任,雖不具有實權,但卻允許他們參與國事討論、政策製定。

    始皇帝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從天下大勢的角度,換取六國士子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影響和引導天下百姓。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始皇帝的這種嚐試,均已失敗而告終,而這也是促使焚書事件的爆發。

    嬴高心裏清楚,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事件,稱之為焚詩書、坑術士更為恰當一些。

    在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固,一直在致力於文字、貨幣、製度的統一和融合,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文化融合。

    最初階段,始皇帝的確對六國文人非常尊重,且嚐試接納六國文化。

    但在一切均遭遇失敗之後,秦始皇開始采取更為激烈的手段,企圖毀滅六國文化傳承,強行達到融合。

    結果始皇帝做到了,但是他的後人沒有做到,若不是秦二世將大秦江山毀滅,完全可以傳承百年。

    嬴高心裏清楚,在這樣的時代,手中緊握刀劍,遠比手握仁義道德更重要。

    “所以,儒家對於大秦從來都是禍端,隻不過父王想的太過於美好了。”

    “他們的追求,是周天子治下的分封製度,他們要求恢複周製,所以應當與山東儒家文化脫鉤。”

    對於大秦的未來,嬴高看的比此刻的嬴政更為清楚,他心裏清楚,拉攏儒家這一步棋,並非是最好的。

    因為他心裏清楚,將來會是一個大創造的時代,大秦朝廷應該重新整合各種文化,然後提出一種適合於大秦的特有文化。

    對於這一文化,他稱之為大秦文化。

    不論是楚地的尚巫鬼文化,還是山東儒家文化,都太過於狹隘了,隻能代表一個地方,但是不能代表一個帝國。

    “孤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是從今天起,扶蘇繼續擔任大秦中央大學的監院,同時擔任教育署副祭酒。”

    “你們兄弟要和睦,要不然,別怪孤不顧父子情分!”

    “諾。”

    點了點頭,嬴高詫異的看了一眼嬴政,他沒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簡單的結束了。

    這可一點也不像嬴政的性格,以嬴政的性格,這一次他與扶蘇都將會倒黴,儒家士子也不會例外。

    畢竟儒家士子,才是這一次事情的始作俑者,刺殺大秦公子,嬴政根本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放過他們。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在點頭答應之時,多少留了一個心眼,他心裏清楚,嬴政未必不會稍後清算。

    先行將局勢壓下去,然後再行懲罰,這樣的事兒,嬴政做的出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