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 有趣的畫(2/2)

作者:吃仙丹字數:8498更新時間:2019-09-06 21:12:39

    “揭二層”多是裝裱師所為,因其將畫心揭為兩層,而得名。畫心是命紙中的靈魂,所以也叫“魂子”,另叫“混子”則謂其足能以假亂真。

    在“開刀”之前,作偽者往往先看書畫所用的宣紙。明清以來,書畫常用宣紙。隨著花鳥畫的迅速發展,以及書畫家多喜用粗筆濃墨、大寫意的技法,所以明清時期的書畫多用厚紙,即“夾宣紙”。所謂“夾宣”,即重宣,為兩層合一的宣紙,如“玉版宣”一類。

    這種紙韌性好,做厚容易,做薄很難,為掦二層創造了先條件。

    另外,宣紙在製作時,先做極薄的一層,然後根據需要可加層。所以一般普通的宣紙有兩三層,“夾宣紙”會有四五層之多。由於宣紙用墨極易渲染,幾乎每層都可以浸透,故明清時期名家書畫一經商人之手,常有商人設法揭二層。

    當然,光是紙對了還不行,要看書畫原作的用墨濃淡。

    因“揭二層”采用的是一分為二的方法,所以要看原作的用筆是否濃厚、是否力透紙背,所以生平偏好使用濃墨大肆渲染的書畫作品往往是“揭二層”的受害者,如近代“海派”書畫家。

    但采用了“揭二層”的作品,也有其不足之處。

    比如,原作中的筆墨本來就有濃淡之分,一旦被揭二層,不論是第一層還是第二層,其書畫筆墨的濃淡渲染、墨彩暈散的特點就不突出,會顯得單調呆板。所以,作偽者必須將原作意境爛熟於心,等完成“揭二層”後,要將第二層偽作進行美化全色。

    如果作偽者能力不行,這樣製作出來的“揭二層”相比原畫,至少意境方麵就有所缺失。

    但這前這幅趙之謙的《菊石雁來紅圖》,卻做的太好了,至少在趙琦的眼中,其筆墨精良,畫中枝條以書法出之,寬博淳厚,水墨交融,色彩豔麗脫俗,基本和原作沒多少區別。

    趙琦之所以看出來,這是因為鈐印的緣故,和原作相比,這裏的鈐印看起來不是太清晰,有些模糊。

    另外一點,這幅畫意境方麵,確實還要比原作稍遜一籌,不過意境之有些飄渺,以趙琦的水平,要不是他看過真跡,還真不一定能夠看出這個問題。

    既然這幅畫是“揭二層”,趙琦就沒有多少想法了,不過話又回來,如果不是“揭二層”他更沒有想法,這幅畫如果是真跡,那至少有四十萬,除非他不買瓷筆才有可能拿下。

    當然,這“揭二層”到不是沒有價值,隻是相比原作要低得多,這幅估計在十萬左右,而且升值潛力比原作也要低一些。

    “等等!或許可以把這幅畫買下來?”

    趙琦突然想起了節目中的幾個細節,那個老人聽口音,應該是江東一代的,而且老人好像叫作朱阿度,還提到了一個叫“朱家村”的名字,他可以照著線索去找一找,或許能找到人也不一定。

    他知道一位藏家,特別喜歡收藏有意思的東西,如果,他能把兩幅畫都收到再賣給此人,收獲肯定遠遠大於付出。

    隻可惜前世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他無法想起到更多的細節,也許照著僅有的線索,有可能找不到當事人,並且,他還要擔心是不是找得托兒。

    “還是那句話,收益越大,風險可能越高,況且,以公道的價格買下這幅‘揭二層’並不會虧,如果價錢不合適,那自己就不必冒風險了。”

    趙琦打定了主意,便記下了這幅畫的編號。

    隨著時間的推移,屋裏的藏品大家都欣賞過了,接下來就是投標的過程,每個人都在心儀的物品下麵,填好了價格,隨即把本子交給墨,讓他統計價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