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四章 葫蘆瓶(2/2)

作者:吃仙丹字數:7926更新時間:2019-09-11 23:34:43

    趙琦道了聲謝,笑道:“沒問題。”

    接下來,趙琦在彭大胡子的陪同下,先去鑒定了公司裏的古玩,沒有一件有問題,到是彭大胡子讓人送來的抵押物,一共五件到有兩件是高仿,氣得他當時就罵起了髒話,要找對方算賬雲雲。

    從典當行出來,已經三點多了,這個時候,古玩市場也沒什麽好逛的了,趙琦準備回家,突然想到,昨母親大人讓他買一個合適點的花盆,差點給忘記了,於是又回到古玩城。

    讓趙琦有些意外的是,居然還有一個孤零零的攤位,他定睛一看,發現以前並沒有見過。那個攤位上擺放的都是青花瓷,看起來好像有些感覺,於是便走了過去。

    還沒等他走到那個攤位前,有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率先趕到,蹲下身仔細觀察攤位上的一件瓷器。

    趙琦走到攤位跟前,老人有些眼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好像姓曲,再看他觀察的瓷器,發現是一件造型獨特的葫蘆瓶。

    這個葫蘆瓶揉和“圓地方”的理念,瓶口至腰部為橢圓狀,下腹則為方形,胎質堅密,全器以青花繪以折枝瑞果紋飾,包含折枝石榴、荔枝、蓮花、牡丹等花果紋,果實飽滿,花盛葉蔓,生機勃勃,有多子多福之吉祥寓意,極為精細難得。

    趙琦記得清宮廷畫家繪《美人圖·鑒古》,畫中美人坐於多寶閣前,美人座前案上即有一件上圓下方葫蘆瓶,明此瓶是宮廷中名貴的陳設用器。

    趙琦對這隻葫蘆瓶有些興趣,但老人在打量,他也不好入手,隻得先看看其它器物。

    這攤位上的其它瓷器,看起來就沒有葫蘆瓶那麽精美了,從表現出的特征來看,一半都是晚清民國時期的民窯作品,掃了一眼,基本沒有令他滿意的。剩下的則都是各色各樣的仿製品,不過做工到是不錯。

    看來看去,隻有那隻葫蘆瓶有些意思,但趙琦又發現,這葫蘆瓶太新了一些,看起來就跟剛燒出來不久的一樣,隻是表麵沒有刺目的賊光。

    老人打量了足足半個時,這才抬起頭來問道:“老板,這東西多少錢?”

    攤主給了一個吉祥的數字,兩萬八,這讓老人沉默下來。

    趙琦到覺得,哪怕是新的,這個價錢到也合理,因為這是一件琢器。

    所謂的琢器,指的是瓶尊類的瓷器,琢器產品成型難度大,產量,保存條件要求較高,傳世數量就相對稀少,故價值較高。而葫蘆瓶又是琢器中成型難度較大的一種。

    我們知道,一般的琢器隻需要將器物坯體的兩端拉好後,一次接合後,即可入窯燒成。而葫蘆瓶則需要三次。

    第一步,將葫蘆瓶上下兩部分分別接合成型,這一步驟就需要接合兩次。第二步,就是將接合好的上下兩部分用釉水進行第三次接合。第三步,等坯體牢固後才能入窯燒成。

    如此,還不能保證產品的成品率。因為窯爐內的燒成環境是難以控製的,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有次品產生。

    特別是這種圓地方的葫蘆瓶,想要燒製的規整,更加難做。因此,哪怕是現代製作的高仿,也是很有價值的,攤主給的價格很合理,接近市場價,由此也明,這個攤主的經驗很可能挺豐富的。

    起來也是,現在這年月好東西都被收的差不多了,這個葫蘆瓶至少價值百萬以上,哪有這麽大的漏可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