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章 可悲(2/2)

作者:吃仙丹字數:4784更新時間:2019-11-02 02:57:09

    有青花雲龍紋經筒,器形修長,圓筒形腹部,底部外撇以承重心,圈足,內施白釉,通體通體青花裝飾,繪海水江崖、飛龍戲珠紋樣,底部青花繪雙圈並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書款。

    有德化窯白瓷觀音坐像,觀音通體施白釉,麵頰圓腴,鳳目細長,神態安詳,雙手攏於袖中,端坐蒲團之上。

    另有梅瓶、棒槌瓶、賞瓶、罐、盤、碗、三足爐、武士俑等林林總總一共二十六件瓷器。

    黃家秀訝然道:“難道老壺把他收藏的茶壺轉讓了,買了這一堆瓷器?”

    吳麻子點頭道:“估計是這樣,否則老壺也不會被人騙了。”

    現在匡立果都自殺了,不用,這些瓷器十有八九有問題,估計也隻有剩下的幾把茶壺值些錢了。

    當然,話是這麽,一切都得等鑒定出了結果再。

    大家各自分工,開始鑒定。

    瓷器一件件地經手,趙琦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因為這些瓷器,做工都非常出色,仿製的水平頗高,他乍一看上去,都不好斷定真偽,隻有比較過胎釉、青花發色、紋飾風格、工藝特征等方麵,他才找出一些問題。

    可以,別普通收藏者,可能一些資深的玩家都難以分辨真偽。

    “你們結果怎麽樣?”吳麻子抬起頭來問道。

    趙琦:“壺我還沒看,這些瓷器都有問題。”

    黃家秀父子倆也都持相同的意見。

    吳麻子皺著眉頭:“連這隻‘芝率齋’款的將軍罐都有問題嗎?”

    “芝率齋”是堂名款,很官窯、禦窯會使用堂名款,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自明代嘉靖朝開始,就燒製了大量標有堂名款的瓷器,從此逐朝延續,日漸流行。至清代前期、中期較為普遍。

    堂名款是瓷都瓷器製造業一份特殊的標識,由於康熙初期不能題寫年款,所以無論工藝還是民窯堂名款都被廣泛使用。

    吳麻子的將軍罐,從釉色風格來看,正是康熙時期的民窯瓷。

    趙琦:“它的款有問題。”

    “款怎麽有問題?這種款在康熙時期很多吧,怎麽會問題呢?”

    “堂名款的瓷器在康熙時期確實並不少見,但所有的堂名款都是有避諱的,如果你對曆史有所研究,就會知道,清朝大部分皇帝的名字是有忌諱的,康熙名叫玄燁,那麽社會各個層麵,絕大部分都要避諱這兩個字。

    咱們再看‘芝率齋’這個堂名款,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但‘率’字其實是玄部,肯定也要避諱。所以買清代的堂名款瓷器,一定要記住,除了命、聰、順治三個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諱,從康熙至宣統都需要注意。有些製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便會鬧出烏龍。”

    聽了趙琦的解釋,吳麻子又看了一下底足內的落款:“哎,我還真沒注意這一點,以後一定要多加注意了。不過,這麽一堆官窯瓷裏麵,卻混進這麽一件民窯瓷,是什麽道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