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二十一章 分道揚鑣(2/4)

作者:吃仙丹字數:8802更新時間:2020-10-14 21:17:08

    彭大胡子氣憤地說:“是吧,我也很震驚,不知道他又發了什麽神經!”

    “他說要轉行做什麽?”趙琦問道。

    彭大胡子說:“說是想成立藝術品基金,專門做藝術品投資。這玩意我也了解了一下,有賺有虧,咱們就說賺的吧,也要壓好幾年才脫手,我是腦子有問題,把錢壓在這上麵!”

    藝術品基金成立的年代很早,1904年,法蘭西金融家andre位投資人,讓每人出價212法郎購買一批畫作,其中包括畢加索、塞尚、馬蒂斯等現代藝術大師的早期作品。在持有基金期間,這些買畫人將畫作當做家裏的裝飾。

    由此,巴黎的熊皮基金設立,並成為全球最早的藝術品專業基金。

    10年後,法蘭西藝術市場上演飆升神話,於是熊皮基金將這批畫作送往法蘭西拍賣公司德芙歐上拍。最終,這批藝術品的總額較原買價上漲了近5倍,甚至有的作品上漲幅度達10倍。

    然而,熊皮基金在1914年之後便退出了曆史舞台,之後很長時間,鮮有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基金在市場上出現。

    之後的成功案例,要數英倫鐵路養老基金會,花4000萬英鎊投資藝術品,從年,共計獲得了約131的平均年收益率。

    從這之後,琳琅滿目的藝術品基金會紛紛成立,哪怕有基金會虧損,也沒有降低人們的熱情。進入新世紀,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此類基金公司成立。

    他們有的炒作比較看好的年輕藝術家,並且購買足夠的作品,形成壟斷,以控製二級市場。有的基金會將目標瞄準那些正在處理債務、離婚或者辦喪事的藝術品收藏家,隻要有意出手,他們就會付出現金,獲得低於市場價的藝術品,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說簡單一些,藝術品基金公司,就類似擁有大量資金的收藏家,充裕的資金便是他們的優勢,普通藏家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而大手筆的購買,也必然會推高相應品類的藝術品價格。

    但不管怎麽說,藝術品基金基本都是用時間換利潤,而彭大胡子隻是想當中間商賺服務費,再加上,他又不像趙琦那樣,知道今後幾年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走勢,自然就不願意讓公司改行了。

    “他一定要成立藝術品基金?”趙琦問道。

    “紀和光說不會改變這個決定,關鍵當初講好了,這家公司的事務他全權負責,要不是這是大方向,他可能都不會顧及我的感受。之後我打電話給衛總,他說這個公司的事情他不會管。”

    拍賣公司不太可能成立藝術品基金,因為這如果傳出去,會給人“監守自盜”的印象,誰知道你會不會為了買到藏品,故意給出極低的估價?

    這麽一來,兩種業務隻能選其一,彭大胡子和紀和光協商不成,必然隻能風道揚鑣。

    趙琦也不待見紀和光的這個決定,他肯定不會在一家藝術品基金公司當顧問,這根本不符合他的利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