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百八十五章 軼事(上)(2/2)

作者:吃仙丹字數:5020更新時間:2020-11-25 22:48:34

    感歎了幾句,楊莫給楊寶生泡了茶:“你要鑒定什麽東西,拿出來瞧瞧吧。”

    “喏,就是這件紅綠彩玉壺春瓶。”楊寶生把東西從帶來的錦盒中取了出來。

    “紅綠彩?”楊莫的表情有些驚訝。

    紅綠彩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後,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紋飾,再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燒成。據研究,創燒於宋金時期,因此也常稱為“宋加彩”或“金加彩”。

    由於當時戰亂不斷,窯場不能正常生產,甚至斷燒。因此,這種本來就難燒的紅綠彩瓷器就更加稀少。元代統一後,景德鎮也開始燒製紅綠彩瓷。在此基礎上,明、清時期又創燒出了五彩、鬥彩、粉彩和琺琅彩,以至新品迭出,五彩繽紛,把釉上彩裝飾推到極致。

    真正的紅綠彩瓷世麵上基本沒有傳世物,出土器也很少見到完整器,再加上現在才08年,紅綠彩瓷就更加少見了,也難怪楊莫見楊寶生拿出一件完整的紅綠彩瓷,會這麽驚訝。

    楊莫道:“趙,你先看吧,正好我先問個問題。”

    趙琦點了點頭,拿起了瓷器,一般來,紅綠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為主要底色,以潔白的釉色和大麵積的紅彩相配合,色彩主色是紅、綠、黃三色,但每種彩又有深淺不同的色階。

    紅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彩,用青礬加熱、煆燒而成,最大的特點是將彩施於器表之前就已呈現紅色,在施彩時就已知道其燒成後的呈色。

    趙琦手中這件紅綠彩玉壺春瓶就是這樣的表現,器身主要以紅綠兩色,繪蕉葉、古錢、雲頭、卷枝以及近底部繪有間隔的上仰蓮瓣紋,還有腹部獅子戲球紋中加許多雜寶,有象牙、銀錠、方勝、火珠等紋飾。

    正當趙琦在鑒定的時候,楊莫在向楊寶生打聽這件瓷器的來曆。

    楊寶生告訴他:“這件瓷器是我認識的一位古玩商,他從一位退休的文化部門幹部手裏拿到的,這是那位幹部收藏多年的藏品,要不然一般人也拿不到品相這麽好的紅綠彩瓷。”

    楊莫聽是這樣的來曆,就覺得這事有些不太靠譜,問道:“你有沒有見過你的那個幹部?”

    楊寶生搖了搖頭,表示沒有:“我知道你的意思,東西我仔細看過了,我覺得應該是一件老物件。”

    楊莫沒好氣地:“既然你都確定了,還來找我幹嘛,顯寶嗎?”

    楊寶生嘿嘿一笑:“你是專家,我哪能跟你比啊!”

    “你就嘚瑟吧。”楊莫冷哼一聲,等著趙琦完成鑒定。

    過了片刻,見趙琦放下自己的瓷器,楊寶生連忙問道:“怎麽樣?”

    見趙琦看向自己,楊莫:“別等我,你的水平我們都信服,你直好了。”

    趙琦組織了一下語言:“從出土和考古研究上來看,古陶瓷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係。一般陶瓷器在釉彩、紋飾、胎釉等方麵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造型在這方麵表現得更為突出。

    以紅綠彩瓷為例,從金、元早期的墓葬中出土器物上來看,陶瓷器的形狀、彩料顏色以及畫工等方麵大體是簡樸、古拙、色彩不甚豔麗等特點!這件瓷器以其紋飾來看,符合元代的特點,而元代的瓷器又有兩個特點,一是在修胎上不太重視,二是器物無論大,製作工藝工序不減。”

    到這裏,趙琦就停了下來,楊寶生有些急了:“怎麽不了?”

    楊莫抬起頭來:“你不是已經看過了嗎?難道趙還的不明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