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2/2)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5696更新時間:2020-06-18 09:31:14

    所以,不能無緣無故的就停掉糧食出口。

    必須進行糧食國際貿易價格差調整,同時引導農民開始種植其他類型的經濟農作物後,擴大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他們的消費水品,多管齊下後,才能夠有效的扼製糧食大規模出口的情況,以避免資敵。

    大恒帝國目前的農業和工商業之間的關係,是矛盾而複雜的,再加上大恒帝國的農業主要生產糧食為主,並大量出口富餘糧食,這就更多問題了。

    之前造成這種複雜局麵,是因為大恒持續了數十年的內亂,但是現在新王朝已經建立,統一戰爭已經是進入了關鍵時期,徹底統一有望,這個時候林子然就不得不考慮調整帝國內的農業和工商業之間的矛盾以及大量糧食廉價出口的問題了。

    火車持續北上,在哐當哐當聲當中林子然思索了良久,在火車抵達京師火車站之前,林子然就已經是敲定了大體的想法。

    那就是甭管其他亂七八糟的,推動技術發展才是硬道理。

    現在就要搞蒸汽拖拉機,以後還可以搞內燃機拖拉機推動機械化耕種。

    再發展化工產業,研發推廣化肥。

    研究改進農作物,提高產量。

    通過一係列的技術發展,以緩解目前的農業和工業之間的矛盾,並讓他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以目前大恒帝國內的複雜乃至相互矛盾的產業結構來看,單純依靠一些政策進行調整是不可能的。

    比如農業和工商業矛盾的問題。

    其根源在於勞動力!

    農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工業同樣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此林子然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持續的推動現代化耕種模式。

    對於擁有大量可耕土地的大恒帝國而言,哪怕是采用馬耕,每個勞動力可以耕種的土地數量依舊有限,不客氣的說,哪怕是所有大恒人都去種田了,大恒的可耕地也能夠全部容納,甚至都有多餘的耕地。

    在大恒的很多地方,其實都有很多未開發的土地,深入內陸地區,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看見大片大片沒有開發的平原地區。

    不是大恒人不夠勤快放著這些土地不開發,而是大恒擁有的可耕地實在太多,僅僅是大恒人的傳統地盤,也就是京州,平南州、東定州、紫勝州、南海州、曲陽州這六個州,就擁有大量的可耕地,而且土地非常的肥沃,僅僅是六個州的可耕地資源,就足以養活好幾個億的人口。

    在林子然看來,僅僅是這六個州的可耕地資源,如果進行完全開發,輔以化肥,改良糧種的話,養活十億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甚至進一步深入開發的話,這六個州的可耕地至少能養活十億人口以上!

    這麽多可耕土地,而且幾乎所有耕地都是平原地形,至於什麽丘陵裏的梯田之類的,在大恒人眼裏那根本就不是耕地。

    這樣的地形完全可以進一步推廣機械化耕種,以解放更多的農村勞動力人,讓他們得以進入城市工作為工業發展做貢獻。

    後續還可以發展化肥產業,提高單畝產量,也就能夠進一步增加農業產值,讓農民增收。

    通過技術的發展,緩解工業和工業之間的矛盾,乃至讓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同時促進農業和工業的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