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恒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2/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826更新時間:2020-07-12 04:43:51

    不過當時的研討會上大恒海軍的高級將領認為這樣得不償失,因為中間的炮塔部署在煙囪或艦橋之間,射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同時會拉長船體,攤薄防護裝甲厚度,導致整體防護性能下降,而且還會導致造艦成本上漲。

    最關鍵的是,其實這年頭的主炮射速很緩慢的,哪怕是各國海軍的大口徑主炮都已經普遍采用液壓製退的方式,但是複進依舊依賴重力,整體射速非常緩慢,三百毫米口徑的主炮,射速普遍停留在三分鍾左右。

    哪怕是大恒帝國這邊已經是實現了中小口徑艦炮的射速化,但是對大口徑艦炮的射速研發進度依舊非常的緩慢,現在大恒帝國的最大口徑的射速炮就是一百五十毫米了。

    更大口徑的主炮隻能是做到半射速,也就是利用了一部分小口徑速射炮的技術到大口徑艦炮上,解決了製退問題,同時也是加入了彈簧輔助複進,但是整體而言射速依舊很緩慢。

    除了製退和複進問題外,彈藥太沉重難以裝填也是製約著大口徑艦炮提高射速,哪怕是有著機械設備的輔助也同樣如此。

    那個啥,沒機械輔助的話,單憑人力根本無法完成三百毫米口徑以上主炮的裝填,那玩意的發射藥就是大幾十公斤呢,至於炮彈更重,達到了幾百公斤重。

    比如大恒帝國海軍裏的三百毫米艦炮,標準裝藥下,僅僅是發射藥就達到了七十八公斤,這還是用的無煙發射藥,如果是換成早年的黑火藥還會更多。

    其發射的二號穿甲彈、二號半穿甲彈,彈重三百八十五公斤。

    四號高爆彈更是達到四百公斤重。

    而且這些發射藥以及炮彈都是屬於危險無比的東西,平日不可能儲存在炮塔內,而是存放在炮塔下方的彈藥庫,需要借助揚彈機把炮彈傳送上來再裝填。

    單憑人力就想要把四百公斤重的鐵疙瘩搬起來塞進炮管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必須依靠機械設備的輔助,不過這年頭的裝填輔助設備都還很簡陋,所以也影響了裝填速度。

    大口徑艦炮的複位、裝填這兩大問題都是進一步限製了大口徑艦炮的射速,大恒帝國能夠把新型三百毫米的艦炮的射速從三分鍾提升到兩分鍾,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進步了。

    為此他們改進了炮架,再重力複進的基礎上,加入了液壓製退、複進輔助裝置,同時還對揚彈機為核心的整個彈藥搬運流程設計了一整套的全新的裝填輔助設備,甚至連彈藥庫的位置以及通道等都是經過了更精心的設計。

    最後才能夠做到兩分鍾一發的射速!

    當然了,如果是提前把炮彈提升到炮塔裏的話,六十秒內炮組成員就能夠做好所有準備,完成裝填可隨時開火,第二次射擊也能夠控製在一百秒左右,不過再往後就需要兩分鍾以上了,這還是理論射速,實戰中因為雙方不斷進行機動,還要進行測距,計算射擊諸元等,時間還會更加緩慢,半個小時內隻打出去幾發炮彈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也意味著,主炮雖然威力龐大無比,但是射速緩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