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一章 恒奧港口互換協議(2/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7754更新時間:2020-08-08 21:22:36

    “如果我們不擴大海軍投入,不用五年時間,我們恐怕就隻能困守港口,再等多幾年,恐怕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大搖大擺的掌控無盡海峽了。”

    奧利薩帝國海軍大臣的話,讓一票奧利薩帝國的文武重臣們擔憂不已!

    海軍處於劣勢他們也不是不知道,需要進一步擴充海軍也是現實需求,但是奈何擴充海軍太花錢啊。

    自從大恒帝國統一以來,為了應對大恒帝國的威脅,短短十年左右,奧利薩帝國已經是先後啟動了三次的海軍造艦計劃,新建造了一大批的戰艦。

    本來以為這些新戰艦已經足以應對局麵了,但是沒有想到這年頭的技術發展的實在太快。

    一場伊安海戰,讓他們在乾聖八年之前開工建造,甚至連帶著還幾艘沒建成的戰列艦就成為了過時落後的戰艦。

    這些戰艦可不是一艘兩艘,而是一大堆啊!

    自從乾聖元年開始,他們陸續開工建造,配屬三百毫米艦炮為主炮的各種一等戰列艦就有八艘,二等戰列艦八艘(他們的二等戰列艦都是屬於近海戰列艦),一共十六艘主力艦呢。

    一共十六艘的主力艦,其中有幾艘甚至都還建成服役呢。

    竟然因為一場伊安海戰,通通淪為過時戰艦,這個結果差點沒讓奧利薩帝國海軍的高層將領們氣的吐血。

    其實他們的過時戰艦都不算多的。

    伊安海戰後,克魯爾王國海軍的二十多艘一等戰列艦以及十幾艘二等戰列艦/裝甲巡洋艦,加起來超過四十艘主力艦也是在一夜之間過時落後。

    可凱爾帝國也是有二十多艘主力艦過時落後,瓦利亞帝國也有二十多艘。

    迦菲亞帝國也有十幾艘。

    其實就連大恒帝國自己,也有七艘一等低幹舷戰列艦(兩艘永林級,五艘無盡海級)、四艘低幹舷裝甲巡洋艦,一共十二艘主力艦被迫退居二線。

    這還是在奧爾戰爭前,緊急出售給奧爾王國三艘二等戰列艦,奧爾戰爭後又是出售了一艘無盡海級戰列艦給奧爾王國海軍應急的情況下,要不然加上這四艘,那就是十六艘了。

    實際上,如果不是大恒帝國海軍提前一年,在乾聖七年夏天就自己主動放棄了低幹舷的建造,轉而施工建造京州級戰列艦為代表的新一代戰列艦的話,依照那幾年大恒帝國海軍的造艦速度,僅僅是一年裏恐怕就得開工至少兩三艘戰列艦和好幾艘的裝甲巡洋艦,那樣的話,過時落後的戰艦還得再加上五六艘。

    奧爾戰裏的伊安海戰以及最近的西大陸東部海戰,這前後三場海戰給藍星各國海軍的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

    能夠讓世界各國海軍的現役乃至在建中的主力艦一夜之間全部過時,淪為廢物的海戰,在藍星海戰曆史上也就隻有這麽兩次而已。

    伊安海戰徹底宣告了近距離封鎖海軍思想的失敗。

    各國海軍在伊安海戰後一股腦的開建高幹舷戰艦了,這不僅僅是戰艦的變化,背後意味著的是海戰思想的變化。

    西大陸東部海戰,宣告了速射炮時代的來臨,直接讓之前流行了十幾年的重點防護理念宣告破產。

    這兩大變化,直接導致了海軍的巨大變革。

    然而這種變革,對於有些國家來說是好事,對於有些國家可就不是什麽好事了。

    對於大恒帝國而言,這自然是大好事,兩次海軍變革裏,大恒帝國海軍提前數年布局,獲得了領先優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