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2/2)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4576更新時間:2020-09-27 18:13:07

    因此布雷以及掃雷船隻都是必須的。

    再有就是運兵船,各類物資補給船,醫療船等。

    上述還隻是和作戰有直接聯係的各類軍用船隻,而戰爭時期裏為了保障生活生產的正常運營,還需要大量的普通商船,這些普通商船在戰爭時期裏會承擔和和平時期更為重要的運輸任務,同時這些商船也是敵國海軍的重點打擊對象,這個過程裏不可避免會出現損失,甚至大量的損失,因此必須擁有強悍的造船能力,及時的補充商船的損失,以維持海上運輸線不斷。

    而上述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船隻,最後都需要造船工業來提供支持。

    這也是大恒帝國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提升本國造船能力,不僅僅是重點扶持三大造船廠用來建造主力艦,同時還扶持了不少第二梯隊的造船廠建造輕型戰艦。

    此外,還扶持造船業整體擴大產能,提升技術水準,以提升整體的普通船隻建造能力,不過這一般都是通過行政限製,稅收優惠等手段來進行扶持,在一些特殊行業,尤其是石油行業,大恒帝國可是直接通過行政命令,要求帝國石油企業的油輪,必須采用國產,不得進口,確保了油輪這一大塊市場都能夠被國內造船廠家所獲得。

    再然後就是要求各類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以及皇室資產管理委員會,這兩大委員會下屬的企業,采購船隻優先采購國產船隻,這也是確保了一大批的船隻訂單。

    而普通船隻的話,則是依靠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加強工業配套等方式來降低造船業的成本,加強國際競爭力。

    而大恒帝國的造船業也沒有辜負帝國上層的期望!

    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以及成本的壓縮,使得了大恒帝國的造船業在總體成本上始終保持了一定的優勢,雖然說在部分技術細節上可能落後於三大傳統強國,但是無傷大雅。

    乾聖十四年裏,大恒帝國建造的各類民用船隻總噸位,占據了全球當年民用船隻總噸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這已經是超過了克魯爾王國的百分之三十五的市場份額。

    而且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就是,克魯爾王國的這些新增噸位,相當多一部分還是出口的,也就是他們自用的並沒有這麽多,畢竟克魯爾王國的商船噸位存量太大了。

    尤其是風帆商船以及機帆商船以及早期蒸汽商船,其保有量都是非常龐大的。

    但是大恒帝國呢,其商船新增噸位基本都是本國企業所訂購,用來自用的,這主要是因為大恒帝國統一也不過十來年,在統一之前的話大恒帝國的商船保有量是非常少的,並且大多還是老舊的風帆,機帆船隻,純蒸汽船隻還是比較少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