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明流暗流(一)(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5690更新時間:2019-07-21 21:55:23

    “這個林楓,是哪裏冒出來的野種,頻頻在父皇麵前得寵。現在,父皇看老六一直都是笑咪咪的,氣死我了。”

    他的麵前,分別站著坐著兩個中年人。站著的那位中年人麵帶驚懼,恭恭敬敬地彎著腰,他是燕王府的管家李安定。而坐著的那名中年人,體形微胖,麵色白皙,坐著並不安生,一直扭來扭去,此人正是李弘冀的舅舅——鍾饃。鍾謨,字仲益,李璟時為翰林學士,《全唐詩》曾收其遺詩三首,現為禮部侍郎,判尚書省。

    李弘冀的名字也是有由來的。故唐之末,民間有讖曰:有一真人在冀州,開口張弓向左邊,元宗李璟欲其子應之,乃名之曰弘冀,初封東平公,複封燕王。

    鍾饃輕佻地撇撇嘴說道:“冀兒莫要急躁。那林楓雖一時得奉聖寵,但他本為北方流浪而來的一介草民,根淺底薄,能成何大事?倒是從嘉近來頗為活躍,不得不多加提妨啊。”

    “既然老五都可以從外麵招募儒生幫忙,舅舅,我們是不是也私下尋找有大才之人入府幫忙?”李弘冀停止腳步,看向鍾饃。

    “嗯,這個可以考慮。以前,我們考慮到陛下正春秋鼎盛,特意不事張揚,保持低調,現在看來很有必要改變一下策略啦。”鍾饃點點頭說道。

    “這一點兒,我看可以學習從嘉,找不知名的儒生幫忙。畢竟現在已有職務的官員和略有名聲的文人都顯得目標太大,容易引起父皇的誤解。”李弘冀已經徹底平靜下來,認真分析道。

    “好,冀兒考慮得很周全。我這就讓人去尋訪。”鍾饃點點頭,拈須微笑道。

    “李管家,你繼續安排人盯著鄭王府的動靜,有什麽情況第一時間告知於我。另外,齊王那塊兒時刻不能放鬆。”李弘冀狠狠地瞪了李安定一眼,吩咐道。

    “是,燕王殿下,小的遵命。”李安定一直沒有抬直腰,倒退了出去。

    其實,李弘冀一直將齊王李景遂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兄終北及是五代十國時期皇帝更替的一個典型現象。此前,我國古代隻有夏朝、商朝以及魯國、宋國等實行過這種繼承製度。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這種現象又開始大量出現,極有可能是為當時的現實所逼出來的,不少國家的延續短則幾年,長則十餘年,就被手握重兵的將領給踢開,自己當皇帝了。想來,讓自己十分年幼的兒子繼位,不如讓自己的弟弟繼承保險來著。南方的楚和北方的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1年),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後留下遺命:趙匡胤死後傳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再傳給弟弟趙光美,然後趙光美在傳給趙匡胤的兒子。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金匱之盟,金匱也就是金櫃之意。

    而在南唐,李璟即位之時,就在先皇靈柩之前立下誓言,兄終弟及,要將皇位傳給弟弟李景遂。李璟即位後,李景遂徙封燕王,改齊王,加諸道兵馬元帥。不過,李景遂知情知趣,死活不接受皇太弟的稱號,這件事就這樣子吊著啦,但最終於保大五年(947)被立為太弟。但李景遂在公開場合再三聲明自己無意繼位。正是這一點兒,李弘冀繼位之心才被撩撥得一直按捺不住。

    與此同時,皇帝再次召見林楓的消息又在第一時間傳入那兩個華美大宅,這兩個大宅的主人,一個是太保中書令宋齊丘,一個則是尚書右仆射孫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