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七章 第三課(三)(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216更新時間:2019-07-21 21:55:24

    李從謙一麵拉開門,一麵扭頭對李煜說:“老哥,我發現,你穿一身平民衣服,雖然沒有過去那麽光鮮,但我卻看著感覺更加親切呢。”“老哥”一詞,還是李從謙從林楓稱呼魏三的過程中學過來的。

    “哈哈,在我看來,兩位殿下都比以往更神采弈弈啊。”林楓小拍了一下馬屁後,指著候在不遠處的李清說,“下麵,就由在下和李清,為兩位領導進行導遊和解說。”

    “林大哥,你的新詞真多啊,太逗了。不過,這樣的林先生才更有趣。”李從謙竟然改口學著段瑞他們喊林楓為大哥起來。

    林楓倒是嚇了一跳:“九殿下,這可萬萬不敢啊。這傳出去,隻怕我唐所有禦史都會發狂地上本彈劾我啊。”

    “管他們呢,不過,我隻在沒有外人時這樣喊,有人啦,還喊林先生。”李從謙大大咧咧地說道。

    林楓搖搖頭,隻得向李清示意,由他先介紹基地外側小葫蘆內的建設布局和進展。

    “鄭王殿下,九殿下,小的對此穀實地測量了許多次,根據小溪走向和山穀走向,擬在小河南側修建一個書房、一座佛堂、一座臥室,佛堂於左,書房與臥室於右。就在那個位置。”李清指向了左側的山穀傾坡下方。

    佛堂?林楓的眉頭立即皺了起來。

    “不!一定要把佛堂建在正中間位置,要雄偉堂皇,書房、臥室隨便在佛堂後建起來就行。”李煜搖手說道。

    此時的林楓心裏已經是“格噔”一聲。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南唐三主信佛是有名的,李煜當政期更甚,不僅是信佛,甚至是佞佛。李煜就從幼年時代起,就被酷好浮屠的環境所包圍,佛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潤早已滲入骨髓。“鍾隱、鍾山隱士、鍾峰隱者、鍾峰隱居、鍾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這些與佛教相關相連的名號,不僅見於各類史書的記載當中,也留存於李煜的丹青題筆之中。

    為了提倡佛教,李煜在位期間大力崇修佛寺,廣度僧侶。宋代《江南餘載》曾記載:“後主篤信佛法,於宮中建永慕宮,又於苑中建靜德僧寺,鍾山亦建精舍,禦筆題為報慈道場。日供千僧,所費皆二宮玩用。”而這時,已經是公元970年左右,正是南唐風雨飄搖、國庫空虛之際。

    信到極致,便有荒誕不經的事情發生。據載,李煜先後在宮中造佛寺十多個,還出錢募民及道士為僧。都城的僧人最後超過萬名,全部都獲得了縣官的名號。每天退朝後,李煜與周後著僧伽帽,服袈裟,頌經胡,跪稽顙,最後額頭上都磕出了瘤子,日常也是手常屈指作佛印。

    曾有僧尼犯奸淫被抓,李煜就說:“此等毀戒,本圖婚嫁,若論如法,是從其欲。”命令這僧人禮佛一百次就放了。結果可想而知,南唐境內僧侶“奸濫公行,無所禁止”。如果斬犯人時正好碰上李煜的齋日,就命令在宮中佛前燃燈,稱之為命燈,如果未到天明就滅了,就依法砍了,不滅,就免除死罪。富商大賈犯法者往往厚賂宮中左右內官,讓他們偷偷給自己的燈中續油,致“獲免者甚眾”。對於此,如果有人敢奏諫,立即被判罪。於是,南唐滿朝“上下狂惑,不恤政事。”

    既使是金陵城被宋兵圍困之時,李煜也是軍事、政治不管,兩手一拍屁股,轉身進後堂與跟和尚道士談佛理、講《易經》去了,在因果報應、否極泰來這些玄玄虛虛的道理中尋求安慰和寄托。最搞笑的是,李煜還叫全城的居民一起念:救苦救難觀音菩薩。那聲音據傳壓過了長江的濤聲,卻沒有壓倒宋兵的鬥誌。

    既然我來了,就不會再讓這些事情發生!少不得,要來一次“鬥戰”,一場“勝佛”!林楓在心裏暗暗發誓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