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都是穿越的東西(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138更新時間:2019-07-21 21:55:41

    “那好吧。我先試著試驗一把吧。”孫錯再仔細看了兩遍地下的圖形,用力將它們記到腦海裏。

    聽到孫錯再次說出“試驗”一詞,微笑著安慰著他說道:“放心,等到國家掄才大典召開時,我會努力發掘很多有設計天賦的人才,到時你就會很輕鬆的。”

    “好。打刀劍我倒是從來不怯,可這些東西我真的感覺很吃力。兄弟啊,我有時都懷疑你腦子是怎麽想到這麽多新奇、有用的東西的?”孫錯抬起頭來看著林楓說道。

    林楓微笑不答,反而問道:“對了,我早先讓燒製的那些特用武器怎麽樣了?”至此,林楓方才道出了此次來的真正目的。

    “我分別打製了一些樣品,正想著拿給你看哩。”又回到孫錯擅長的話題,他的情緒也高了一些,立刻跑進屋子裏去了。

    林楓跟在後麵走進了屋子中。

    孫錯從自己的床下拉出一個竹筐,將蒙在上麵的東西揭掉,將竹筐端上了桌子。

    鋸齒匕首、三棱軍刺、一尺袖劍,林楓逐個拿起來這些同樣是穿越過來的兵器,先是拿在手中揮舞幾下,試試其大小輕重,並逐個用力紮在粗木桌子上,看其鋒利程度。

    試過以後,林楓滿意地點頭。這些武器雖然不如後世的精致,但其作用性和鋒利程度都是這個時代領先的。

    “好,孫大哥用心了。以後就照著這些樣子一樣先打二十件吧。但是請記住,每一件兵器上都要打上編號。”林楓強調著說,從拿過來一張紙,在上麵逐個寫下了1、2、3……10這十個數。

    “這就是你說的編號?”孫錯好奇地看著這些數字。

    “這是我從番僧那裏學來的一些計數方法,分別對應咱們的壹、貳、叁到拾這十個數字。”林楓順手又將本來會在三四百年後傳入中國的阿拉伯數字拿了過來。

    這裏麵其實一直有一個誤解。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後來人們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原因。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最古老的計數目大概最多到3,“0”和後麵的數字都是此後很久才出現的。大約700年前後,當時興盛一時的阿拉伯帝國,征服了印度的旁遮普地區,發現這些數字後並吸收了這些數字。印度現存有八世紀有零符號的最老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十世紀,由教皇熱爾貝?奧裏亞克引導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采用了這些符號和體係。至十三世紀,在意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采用阿拉伯數字。當然,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隻是比較接近而已,也是在傳播中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到了十三至十四世紀,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但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直至二十世紀初,阿拉伯數字才在我國開始慢慢使用。

    現在,林楓對借鑒後世的好東西在心理上早就百煉成鋼了,甚至有些理直氣壯、迫不及待了。在他看來,隻要是對這個時代有益的東西、對中華民族發展有益的東西,借比不借要好,借得早要比借得晚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