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三章 召集令(二)(2/3)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706更新時間:2019-07-21 21:55:52

    那名被稱為邊大人的老將軍將右手的一串黑色佛珠交與左手,右手作出請的姿式,朗聲笑道:“三年未見,陳將軍風采更甚啊!陳將軍請坐!”

    “的確如此,一晃已是三年,邊大人佛相莊嚴,更甚一分啊,陳誨拜服!”陳誨將韁繩交與跟隨的人員,大步邁入棚中,在那名邊老將軍的對麵坐下。

    這位陳誨陳巨訓,本為閩國建州大將,現為南唐建州節度使兼侍中。而那位邊大人正是信州刺史邊鎬。南唐討閩之戰時,邊鎬時為行營招討,兩人從對陣的敵人變為惺惺相惜的同事,自然也算是熟人了。

    陳誨之所以能以一名閩國降將的身份在南唐混得如此風生水起,與他所經曆的兩次建州大戰不無關係。

    先者是在閩永隆二年(公元940年),陳誨於建州城下率建州刺史王延政手下敢死之士數千人,大破來犯的閩王王曦大軍。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4年),建州被南唐兵圍困,陳誨曾數度出城挑戰,唐兵多畏其勇而不敢應戰。後來建州城破,陳誨被擒,將要砍頭之時,本來已經解衣伏地的陳誨突然暴喝一聲,猛地繃斷繩索,掙脫繩索,踢倒監刑官兵,一路飛奔,竟逃入南唐當時的領軍大將查文徽大帳之中。查文徽駭異其威猛,免其罪,反用為戰棹指揮使,命他率原來的部曲跟隨著進攻福州。等到那有名的笨將馮延魯大軍敗走,南唐諸營皆潰,死者萬計。陳誨獨自率軍殿後,收所棄金帛20萬以歸,後因此功被封為劍州刺史。

    此後,聽間諜都說來援閩國的吳越戍兵放棄了福州,查文徽貪功,率陳誨攻福州吳越兵。熟悉水性的陳誨潛入閩江鑿穿吳越樓船,吳越兵驚潰而敗。戰後,查文徽不聽陳誨力觀,非要進福州城,結果中伏被擒,被人喂了毒藥而放回。未進城的陳誨率領剩下的南唐將士成功身退劍州,因此功勞被加封為建州節度使兼侍中。

    “世人皆謂巨訓為名將,今複見巨訓本人和所部,此印象更深!”邊鎬指指陳誨身後的三名年青將領,開口讚道。陳誨本人渾身肌肉隆起,他身後的三名副將也都是一樣的肌肉人,看起來還真的是威風凜凜。

    南唐時期,陳誨帶領的建州軍隊多由閩西北山民組成,強悍善戰,水戰陸戰皆強,號稱南唐境內最強的部隊。因陳誨所部勇猛,南唐朝廷委以南方事,名其軍為“忠義”。當後周兵南侵淮南,陳誨派其兒子德誠引卒數千赴壽春。當時,時諸將戰多不利,惟陳德誠所部出入堅敵,幾乎未嚐敗績,以一己之力挽回必敗之局。等後周無奈撤兵,陳德誠班師,被李璟特旌其軍稱“百勝”,陳德誠以此榮拜和州刺史。

    “徒有蠻力而已,要不然,家父也不會私下喚為阿鐵,認為我本來適合打鐵而已!”陳誨大笑說道。這也是曆史所載的一段趣事,這陳誨天生體質矯健,始生數月,小腳丫就勁道十足,都可以穿起鞋,其父異之,感歎此人自小力大,至少可以打鐵渡日,因名為之阿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