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二章 以美麗的名義(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252更新時間:2019-07-21 21:56:13

    特別是項飾,林楓此前詢問過陳麻子,直接將瓔珞給弄了兩個變種出來。

    瓔珞本意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又稱纓絡、華鬘,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開放新潮的唐朝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

    匣子中共有八種款式,全是林楓將府上已有的金銀器料和珠寶作為基礎素材。雖然這些都是陳麻子嘔心瀝血之作,也自認為超過自己以前水平的作品,但是在多了一千多閱曆的林楓眼裏,依然顯得十分粗糙。無他,現在的工藝條件達不到,再好的鑽石,沒有後代的切割工具和工藝,也製造不出完美的“永流傳”啊。

    林楓認真比對了一下匣中的飾品,最後拿起了其中一條墜著一顆潔白無瑕珍珠的項鏈,仔細觀察起來。這也是他特意點明要重點設計,準備用來送禮的。

    林楓將這條項鏈揣入懷中,然後指著剩下的飾品說道:“陳大師辛苦了!請將這七種首飾估出市場價格,然後送至超級市場奇妙鋪子展覽,從現在起,開始接受他人訂單。以後,這部分事宜全部交由你負責,具體你再跟張躍文商議定奪。”

    陳麻子根本沒有想到林楓會如此信任與他,激動地連連點頭,小心翼翼地將匣子揣了起來。

    林楓扭頭看了看窗外的天時,回身招呼陳麻子、段方行兩人:“走,咱們到外麵吃飯去,邊走邊聊吧。”

    林楓喊上了一直候在門外的魏三,一齊向府外走去。

    林楓將頭轉向了還未說一句話的段方行,沉吟問道:“方行,如果我想給超級市場的銷賣物品、拍賣目錄印刷一個紙質宣傳單頁,有沒有簡易快捷的可行辦法?”

    段方行立刻接道:“現在的印刷全是雕刻印刷,隻要雕好了版,印刷起來也快!”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大約在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曆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曆史上,雕版印刷在宋朝達到全盛時期,但是雕版印刷的缺點也十分明顯:刻版費時費工費料,一個版刻完就定型了,隻能作一次應用,有錯字也不易更正。

    林楓略一沉吟,看看左右無人,直接將一百年後的活字印刷術先透露了一個大概出來:“方行,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不采用雕刻的方式,尋找一種質地比金石木板稍軟的材質,在其上刻反字和反向圖畫,然後組合排列成所需要的內容,再進行印刷,下一次再重複組合使用?”

    林楓所說的正是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大致發明是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用膠泥燒製成反刻的活字,成功革了雕版印刷術的命。

    林楓的話如五雷轟頂,段方行一下子停住了腳步,口中喃喃地說道:“我怎麽沒有想到?我怎麽沒有想到?”

    停了一會兒,段方行突然伸手抓住了林楓的手臂,急切地問道:“林大人,您果如坊間所傳的智慧無窮,一語點醒了夢中人啊!對於這種材質,林大人可有想法?”

    林楓故意裝作思考狀,過了一會兒才說道:“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比如說像燒製陶瓷器一樣,調配一種膠泥,製作成大小如一的毛坯,晾幹以後再刻好反字或反畫,此後進行鍛燒,必定十分堅硬耐用!”

    此時的段方行,滿眼都是小星星,無比崇拜地看著林楓,嘴中語無倫次地喊道:“林大人,你這個想法非常了不起啊!方行徹底服了。林大人,我現在就回穀中嚐試去!”說完,段方行轉身欲走。

    林楓一把抓住他,大笑道:“方行,你也太性急了吧。怎麽也得吃過午飯,采購了一應材料再走也不遲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