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招賢麵試(四)(2/3)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982更新時間:2019-07-21 21:56:21

    考官們立刻挺直了身體,這個秀看起來很是眩目啊。林楓卻心中曬笑,好戲在後頭呢!

    第二名漢子將手中的刀抽出刀鞘,慢慢舞動了兩個刀花,黝黑的刀身轉動之間閃出奪目的寒光。漢子冷聲說道:“镔鐵寶刀!”

    林楓來了興趣,上前捧過那把刀仔細觀看起來,刀身在側轉之際,流水紋路似隱似現,泛出冷光,仿佛刀身上蘊藏了千年的寒冰。

    關於古代珍貴冷兵器的材質,林楓在後世曾專門搜索過,詳細了解過。其實,古時由波斯、罽賓(今克什米爾)傳入中國的镔鐵,還有歐洲人推崇的“大馬士革鋼”、俄國人說的“布拉特鋼”,這些都屬於花紋鋼。花紋鋼在中國古代又稱為“花鐵”、“文鐵”。把花紋鋼表麵打磨光淨,或者再腐蝕一下,花紋就會顯示出來,其花紋形態無外乎流水、彩雲、菊花、木紋等常見幾種。

    “好刀!不知此刀來自北方還是海外?”林楓突然問道。

    那名漢子一愣,竟然一時沒有說話。

    林楓口中的北方意指很明顯,就是北方的遼國,也就是契丹族。據《金史?太祖紀》記載:“遼以镔鐵為號,取其堅也。”“契丹”兩個字的本意即為镔鐵,表示堅固。契丹本屬東胡族係,是鮮卑的一支,4世紀中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唐太宗貞觀年間,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公元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權;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那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其疆域最大時東至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盛絕一時。

    不過,林楓對遼國的镔鐵技術還略有印象,契丹此時的冶煉技術尚處於坑冶法,比較原始,溫度不可能太高;且他們的鐵礦石主產區在現鞍山地區,鐵礦石品位不會太高。所以遼產“镔鐵”其實充其量隻能算是表麵退火鋼或者某種低碳鋼,並不能和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唐刀等高碳鋼相提並論。

    “寶馬為祖上所傳,具體來源已無法確知。家父推測說應該來自海外。”那名漢子稍停後說道。

    中國古代來自海外的镔鐵主要原產波斯(今伊朗)、罽賓(今克什米爾)、印度等地,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镔鐵製作的刀劍極其鋒利,有“吹毛透風”之譽。镔鐵應是由高碳鋼和熟鐵疊打而成,這種製煉技術隨後也被中國工匠所掌握。

    林楓心中了然,略有失望。他出這道題的本意其實是尋找高效煉鋼的方法和能人,到了大規模廝殺的戰場上,一兩把流傳的寶刀並不能改變什麽啊!

    輪到了趙斌,他上前一步,將包刀的布解去,亮出了一把光亮嶄新的刀,介紹道:“孫錯孫大師煉製的最新寶刀!”

    在場的周宗、魏岑等人立刻興奮起來,他們可是親眼見過林楓刀砍禁軍腰刀好戲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