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七字院訓(2/3)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558更新時間:2019-07-21 21:56:27

    林楓輕咳一聲,把大家注意力集中過來,揚聲說道:“好多人隻怕已經想到了,這七個大字正是我們大唐科學院的立院理念,也可以說是院訓!我希望大家每天進入工地前都要看上一眼,在心裏想一想。我希望這七個字不僅僅是樹立在那裏,而希望你們永遠銘記在心裏。”

    說到這裏,林楓大踏步在七個字體前走了一遍,嘴裏一字一頓地大聲念道:“科-學、質-疑、想-象-力!”

    晨曦漸漸升起,投在地下的大字也在慢慢縮短、回收。

    林楓盯了幾眼地下不斷變化著的字體,大聲說道:“先說科學。科學者,道也,是恒定不變、客觀存在的東西,不因你改,不因他變!

    白與晝、寒與暑、陰與陽、禍與福……這世間萬物是辯證存在的、相對相依的,不因為個人的意誌、想法所改變,這就是道,這就是科學!”

    地下的字體消失不見,漸漸高升的陽光將林楓麵前每一個人的臉龐映得更加明亮。

    林楓止住了腳步,盯著正前方鄭王李煜的眸子,接著說道:“但是,科學不僅是虛幻的道,也是務實的術!

    千百年來,每畝田地的產出不斷增加,這是為什麽?這是因為我們發現了高產的種子,發明了先進的耕種技術,發明了適用的培育方法,這就是科學!

    千百年來,武器從青銅質地,到鐵質,再到鋼質,戰刀越來越鋒利,這是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們在冶鐵爐前反複琢磨研究出來的!這就是科學!

    千百年來,我們乘坐的船從僅可容一人的獨木舟,到艋舸,到如高樓般的戰船,這正是因為一代代的木匠從一艘艘造船經曆中總結出來的,是在一次次下水試行和真實作戰中試驗摸索出來的!這就是科學!

    ……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大到兵器、船隻,小到我們日常生活一飯一缽,就充滿了科學的影子!”

    “林大人,難道我們端碗拿筷子也能跟科學扯上邊嗎?”人群中一個穿著儒裝的書生說道,正是工地上唯一一個不肯脫去儒裝的潘賁。

    林楓衝著潘賁一點頭,微笑著答道:“好,潘賁是吧?首先我要給你一個敢於質疑的好印象分!

    但我告訴你,端碗拿筷子當然也是科學!以碗來講,為什麽我們一般人吃飯要用粗瓷大碗?大家想一想,它口大底小,下部還多設一圈中空的邊沿,是不是為了方便盛水盛飯,方便我們拿起,保證端起來不燙手?它的圓形外沿是不是方便我們從任何一個地方吃飯喝水?它可容的飯量是不是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飯量,且保證我們一般人拿起它不太重?它用粗瓷而不用精瓷是不是考慮到了我們大多數人買不起精瓷?這不是立足我們日常吃飯實際需求的科學是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