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四章 繼續取巧(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224更新時間:2019-07-21 21:57:07

    回營後,林楓換了一身便裝,領著魏三幾名兄弟潛入了福州市井,想換一下心情,調整一下心態。

    以一副閑適的心態看來,整個福州城還是非常美麗和婉約的,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中,水湖繞城,城與水伴,因山而秀,因水而美,這些都是福州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也怪不得閩國將其作為都城。

    走上街頭,林楓發現自己約束軍紀的嚴令起到了很好的安撫民心作用,不少遠離子城的街道已經有或多或少的庶民在勞作、交易,往來之人,行事舉止彬彬有禮,話速較緩,顯得盡皆儒雅。

    林楓看到這一切,不由地感歎,這樣一個“俗好儒,備於禮”好地方,怪不得逢兵不亂,逢饑不荒,在後世被人稱為“海濱鄒魯”。

    在古代,孔子誕生於鄒,定居於魯,兩地以魯地產孔子、鄒地產孟子而著稱,鄒魯文化它是延續和發展東夷文化和邾婁文化,後期再融會了周文化、殷文化和東夷文化而後形成,可謂博大精深,此後被用來泛指有文化的文明之地。

    這一刻,林楓突然對自己停止強硬攻城的“魯莽舉動”十分欣慰,也不再逛了,直接奔回了大營。

    回到了大營,林楓發現整體事情真得向好的方向轉變了:

    戰棹都指揮使馬存貴帶著各戰棹指揮使已經基本上都趕來了,正在興奮地討論他們催腐拉朽的掃蕩之戰。林楓剛與他們打完招呼,就有泉州兵趕來匯報,後續有十二艘商人奉獻的糧船已經趕到了福州灣。

    林楓召集戰棹指揮使進行了緊急軍議,決定留二十艘戰船在福、泉等地待命,其餘戰船補齊糧草、淡水、兵員、武器,集中趕到杭州灣,會合其他戰船再逼吳越東都。

    馬存貴現場進行了戰船分派,分頭行事。

    林楓親身安排好各條戰船補充給養事情回到大營以後,已經是黃昏時分,發現鄭彥華也回來了,臉上滿是喜色,帶著一老一少兩個人。

    老者穿著一身布衣,膚色苦黑,仿佛他的身上濃縮所有世間苦難一般;那名年輕人穿著一身青色官服,看來是福州一個小吏。兩人聽說麵前的是聞名天下的林楓林大人,立刻跪地叩頭,林楓微笑著將他倆扶起,並請他們落座。

    老者並不敢落座,低聲說道:“老漢在街上見到了大人的懸賞,特來告訴大人一個秘密。”

    林楓將一杯熱水放到老者附近的幾案,請他詳細講來。

    隨後,老漢顛三倒四地講出了一個關於子城城牆的秘密:他們於前年被征召義務修繕子城,他帶著一群年輕人負責子城東南處啟聖門靠東一側的城牆。當時,負責監管他們的一名都頭脾氣十分暴燥,動輒打罵他們,大家夥兒十分生氣,就一致決定在城牆上動手腳,每塊磚看似整齊結實,其實全是留有一定空隙放置的,如果用投石機集中砸擊,必定可將那段城頭砸塌。

    林楓大喜,立刻許偌明日即將攻打此處,如果成功,必然厚賞老者。然後再轉向那名小吏,詢問他有何秘密。

    不負林楓的期望,那名小吏講出一個更大的秘密。小吏的一個表弟是錢宏儇身邊的親衛,有一次無意中聽酒醉的錢大人提起過,子城中大明宮殿內有一條密道,可以直通子城城北、外城城內的屏山山腹,可直上城牆,也可穿城而出。

    林楓大喜,立刻詢問具體出城位置。小吏露出窘迫的麵容,囁囁著不再說話。林楓也不為忤,也答應事成之後必然重賞,讓兩人暫時居於軍中。

    隨後,林楓叫過了林仁肇、鄭彥華,細細地吩咐起來,兩人領命而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