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五章 微服私訪(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5886更新時間:2019-07-21 21:57:27

    農婦驚醒過來,跑過去緊緊抱住兩個兒子,哭喊道:“咱家再窮再苦也不能把孩子送人!我絕不同意!”

    林楓眼淚奪眶而出,伸出雙手將農夫扶起,直接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向他們表示歉意,並提議說自己願意給他們寫張條子,他們可以將兩個孩子送去鄉兵軍營參加訓練,天天吃飽飯絕不成問題。

    丈夫剛剛點頭同意,農婦立刻跪了下去,連連磕頭,請林楓不要將孩子送去當鄉兵。

    林楓知道她的擔心,立刻向她表示隻是讓兩個孩子隨隊參加訓練,絕不送他們上戰場。在丈夫的極力勸解下,農婦最後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楓目送著這家丈夫帶上兩個孩子去壽州城,方才繼續上路。

    林楓悲傷的情緒也一直延續了下去,等他們進入安豐、霍邱、霍山縣城看到調弊落後的縣城街景,再看到縣令、縣丞、縣尉們一個賽一個的豪華宅院時,心裏又升起了極度的憤恨。但是,理智讓他按捺住了怒火,與風驚雲離開了縣城,繼續走訪。

    七月四日上午,林楓、風驚雲兩人終於繞回了八公山東麵的上窯山附近,在路邊見到了零零星星的窯址,算是他們一路上唯一見到的“工業項目”,一問,才知道這裏是壽州窯的舊址。

    經了解,早在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蕩不安,北方戰亂導致了人們遷徙頻繁。位居當時主要運輸通道淮河岸邊的上窯地區,由於具備了瓷土、燃料、運輸等條件,加上大量北方手工業者南下,於是從南北朝中晚期便開始燒製瓷器,這就是壽州窯的起源。自南北朝晚期至隋唐,壽州窯持續了400年的輝煌曆史,在唐代還曾入列七大瓷窯。

    唐代陸羽《茶經》曾記載:“壽州瓷色黃,茶色紫。”在當時,北方以白瓷,南方以青瓷著名,位居國南北方窯係之間的壽州窯雖屬青瓷係統,但由於自身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使其在燒製技術、瓷器造型、釉色等方麵兼具南北方特點,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釉係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形成了自己的個性,以其喜人的黃釉稱譽天下。

    林楓接連走訪了幾個窯址,又走進了一處有三個窯口的窯址,拿起地上明顯很粗糙的黃瓷碗看了一會兒,抬頭詢問窯家為什麽不斷歎氣。

    那名臉色黝黑的中年窯家將一隻隻黃瓷碗疊放進一個木箱子後,方才回道:“壽州窯早就不行了!我這是繼承祖業,要不然不想在自己手裏中斷了祖業,我早就把這三口窯給關了。”

    “請問壽州窯為什麽會衰落?是不是瓷土沒了?”林楓奇怪地問道。

    那名窯家指指身邊附近高高低低的瓷土坑,再指指遠處光禿禿的上窯山,無奈地說道:“好的瓷土都被挖得差不多了!再說了,周邊也沒有啥用來燃燒的木柴了,山上的樹前幾年就被徹底砍光了,當然不行了!我家裏的幾棵祖上種植的大樹用光以後,我不關門也得關門了!”

    林楓了然,又在現場觀察了好半天,方才告辭而去。

    在回八公山的路上,林楓順便到現場看了一下超級市場和工廠的建設情況,方才緩慢地向壽州城走去。

    在離著刺史府很遠的地方,林楓就發現好多人快步從自己身邊趕了過去,不少人還一邊嚷著:“快,到刺史府看熱鬧去嘍!”

    “就是,聽說這次是有人告科學院的兩個瘋子!走,去看看林大人這一次如何處置他自己的人!”

    林楓、風驚雲兩人驚疑地互望一下,加快了腳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