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124更新時間:2019-07-25 02:46:45

    林楓繼續反駁:“至於堯舜,咱們隻要說清楚兩個人的時代背景就行了。三皇時代,正是全體人類民族發展的起始階段,可謂一窮二白,說句不好聽的話,天下並無可貪可取之物,一個帝位一定意義上隻是一種負擔而已,所以,那個時代流行禪讓並不稀奇!到了其後的物質豐富時代,一位高位代表著極大的權力和巨大的財富,曆史上再也沒有聽說過真正的禪讓了!

    至於你說的‘天縱之聖’,我想問你一下,你知道他遊學了多少年嗎?”

    那名書生一愣,猶豫著回道:“據史書載,應是十四年。”

    “那他這十四年回家沒有?”林楓狡黠地一笑,追問道。

    “那個時代,行程隻能步行或乘馬車,回去的可能不大吧?”書生更加莫名其妙,遲疑地答道。

    “那對於孔家來說,孔丘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十四年不回家、不管家,算得上一個道德高尚、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妻兒都不愛護,他會真心愛護其他人,愛護廣大百姓嗎?”林楓厲聲追問道。

    “這……”麵對這樣一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爭辯悖論陷阱,書生一下子被問得無語了。

    林楓再度逼問道:“換個事例,如果他的私人品德靠得住,會有誅少正卯的事情發生嗎?”

    少正卯,春秋時代魯國的大夫。“少正”本是周朝所設官職,在此處,少正是卯的姓,這是古代一種“以官為姓”的情況。在魯國時,少正卯和孔丘都開辦私學,對外招收學生。少正卯在魯國被稱為“聞人”,講課的才華不輸孔丘,曾多次把孔丘的學生吸引過去聽講,隻有顏回沒有去過。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出任魯國大司寇,上任後的第七天就把少正卯殺死在魯國東觀之下,還曝屍三日。

    而這位“孔聖人”拿出的殺人理由是什麽,“人有惡者五……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辨,四曰強記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熒眾……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誅也。”

    可是,如果一個人心地“險惡”、博聞強記、能言善辯、行為怪異、傳了閑話就要被砍頭,那天底下最後還能剩下幾個人?這種可以媲美後世嶽飛“莫虛有”罪名的殺人理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一句話,這位“孔聖人”隨便編出了一個“蠱惑人心”、“謠言惑眾”的罪名,就把對自己江湖地位造成威脅的人給誅殺了。這樣的“聖人”幸好最終也沒有混出多大出息,真讓他當上什麽大官,那遲早是全天下人的噩夢!

    那名書生無言以對。

    林楓將孔丘誅少正卯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給了在場的人,然後總結道: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真正的聖人!這世上也多的是自身不正,卻嚴格要求他人行事必須永遠端正之徒。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想製定一個公平正義的程序和製度,就必須將每一個人當成事實上的流氓,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堵死他違法作惡、偷機取巧的所有可能,才有可能保障我們每一個人的權益!

    我在壽州立下信用之書,不斷定下諸多規矩,就是要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官,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在律規戒條的約束下,杜絕邪念和非分之想,做正確的事,做有益的事!如果想通了,你們就會發現,這其實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真正的保護!因為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隨時會被其他人奪取財產、權益甚至性命!”

    在現場的靜寂中,林楓鏗鏘有力的聲音傳出去好遠,身影也在夕陽中被拉出了好長,挺立在車轅上的身形益發顯得高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