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四章 南方困境(五)(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054更新時間:2019-07-25 02:47:24

    九月十七日上午,離心似箭的賈宇航裹持了一千五百名南漢士兵,搭乘二十艘大船繼續南下。當天午時,伊無痕領著剩下的外征人員在萬寧州東門處召集全城百姓,宣布了一係列措施:

    第一條,聲明南漢屢次無故侵犯大唐,大唐此為討伐而來,即刻起萬寧州歸屬大唐;但萬寧州士兵無罪、百姓無罪,保證不追求任何人的戰爭罪名;

    第二條,當眾列舉了洪天一欺壓百姓、收刮錢財等罪狀,將之押入大牢;

    雖然前兩條在現場引發了軒然大波,但後麵宣布的兩條政策立刻讓全體百姓振臂狂呼起來:

    第三條,即日起,萬安州開倉放糧,開庫放錢,全城按人頭均領糧食和庫藏,同時宣布免除萬安州境內百姓三年賦租;

    第四條,萬安州各族人民平等,任何部族之人均可參加大唐自由軍,月餉三百文起,所有戰利品均分。

    這種大秤分金、大鬥分糧的做法立刻俘獲了萬安州的民心,敵意如薄雪般化去,氛圍如春意般溫暖起來。特別是最後一條,迅速在該州傳播開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山中黎族高手下山,爭相加入大唐自由軍。

    在這樣的利好因素相互影響下,整個萬安州幾乎是在數天之內成功變質,由南漢的一個州變成了南唐一塊海外飛地,伊無痕也成為了事實上的萬安州刺史。

    不過,在萬安州根據地拓展順利之時,率領船隊南下的賈宇航再度折向西方,殺到了海岸附近,經過連續潛伏踩點之後,將第一次行動的目標盯準了盧容(即後世順化)附近的一個天然海港(即後世越南硯港)。

    盧容自古以來為中國故地,為漢朝交州(交阯)日南郡轄下,也正是林楓以前提到的盛產占城稻的地方。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將這塊土地納入行政管理。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從東漢獨立出來,占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區(越南中部),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再往後,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占婆國北邊的交趾(也稱交州)開始連年戰亂:公元931年,原愛州(今越南清化)守將楊廷藝進占交州,南漢王劉岩出兵援救不果,隻好承認楊廷藝為交州節度使。公元937年,楊廷藝為交州牙將矯公羨所殺,第二年,楊廷藝的部將吳權又從愛州起兵討伐矯公羨,公羨遂向南漢求援。未及南漢軍至,吳權已殺矯公羨並先占據交州自立為節度使。

    公元939年,南漢援軍在白藤江被吳權擊敗,南漢萬王劉弘操戰死。當年,吳權稱王,定都古螺。當然了,為保持低調,吳權沒有定年號,曆史上隻得將這段時間稱為吳朝。

    吳權於公元944年過世,在離世前,他遺命楊後的兄弟楊三哥輔助其子。此後不久,楊三哥篡位自封楊平王,控製吳權次子吳昌文等人,長子吳昌岌則乘亂出逃。有了他作樣樣,整個安南地方十二個大封建主紛紛割地稱雄,互相混戰,即曆史上有名的十二使君之亂。

    公元950年,太平、唐阮二村發生叛亂,楊三哥派遣吳權次子吳昌文、楊吉利、杜景碩領兵征討。行軍途中,吳昌文發起兵變,誓為老爹報仇,大將杜景碩等加以支持,正式開始討伐楊三哥。

    按理說,賈宇航他們出擊的地點是吳朝和占婆兩國交界之處,在時間上,此時北方吳朝正是使君割據、兩王爭位的關鍵時間,這個出擊的選擇並不算錯,但是,南下以來一直十分順利的賈宇航船隊卻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的境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