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七章 蛹結繭與乾坤袋(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6020更新時間:2019-07-25 02:47:28

    這也正是因為各類大賽的熱鬧舉行,原本在街頭坊間、少年軍校舉辦的臨時學校由最開始的乏人問津,變得灸手可熱,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各類學習當中。識字班、算術班、讀詩班、算盤班等基礎課程變得非常搶手。

    一時間,一天開始進入午時天氣較暖的時段,全城各大街坊門口就會瞬間變成了一所所學校。每處除了林楓親口要求的“傳道、授業、解惑”和“科學、質疑、想象力”十三字標語必須立牌外,一般都是因陋就簡,會用一個漆黑的木門板支起來當作講板,石灰石、黃泥漿等物件都被當作講課的“粉筆”,至於桌椅一般隻有講師才有,所有學生,不論男女老幼,要麽坐在從自家帶來的小板凳上,要麽隨手撈塊磚頭,直接蹲在地下的也不少,異常認真地聽取眼前或大或小的老師講課。

    每天課程過後,最後兩刻鍾全部是討論交流時間。林楓親自參加了兩場刺史府前廣場的午時授課,自己像小學生一樣坐在小板凳上,最後直接跟當天任課的席慕城現場辯論起來,一度還發生了小小的爭執,讓旁聽的老少學生們都捏了一把汗,最後卻發現兩個爭論對象相視而笑,把臂言歡,方才放下心來。不過,因有了林楓帶頭,參加學習者也都慢慢放開了心懷,逐漸敢於提出自己各類疑問了。

    這種學習風氣很快蔓延了起來,有不少士兵也找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提出想參加這類學習。等這些將領向匯報到林楓處,林楓大手一揮,這是好事啊,當然同意了,甚至特地要求各軍輪流安排非值守士兵都旁聽去。

    大批士兵、援助高手們的陸續加入,讓那些學校現場變得更加擁擠,有了口碑相傳的便利,那些處於好地段,或得有個好老師的學校位置變得益加搶手。

    到了後來,現場討論環節越來越開放,爭論也越來越激烈,一名士兵與一名老農之間、一名高手與一個孩子之間、一名女子與一個男子之間,為一個問題或一個想法爭得麵紅耳赤,成為了學校授課結束前司空見慣的現象。

    不過,林楓提前將羅伯特議事規則的要義一一講述在前,規定大家隻可動口,不可動手,爭論雙方可以公選一名主持人,然後各自現場組織三名己方支持者與對方辯論,最後請現場所有學生共同舉手表決誰的觀點更適合一點。

    討論的範圍也隨之變廣,不再局限於老師們講授的內容,開始涉及當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辯論,到了這個層次,那些原本對這些“爛學校”不屑一顧的儒生、學士們也都按捺不住,加入了辯論的隊伍。當然了,作為重要的喉舌媒介,《壽州商報》派出了大量的編輯、記者到那些大型場合去采風,不斷將雙方辯論的觀點展現到報紙上,更加推動了這些優秀辯論的傳播。

    不經意間,知識、思想、自由、民主等理念悄無聲息地在壽州坊間流傳開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城中的每一個人。

    壽州城被圍的這段時間長達數月,曆史上曾經引發過好多次專題辯論,擁林派認為林楓巧借被圍之機,仿佛蛹結繭一樣,自我嬗變,推動了一個偉大壽州的產生;而反林派則堅持認為,林楓不惜發動戰爭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經濟野心,十分可惡,這種方式絕不可取,絕不可複製。

    後來,當結繭論傳至林楓耳中時,林楓略略一愣,突然捧腹大笑起來,旁人好奇地詢問原因,卻被笑得淚流的林楓搖頭避過了。

    因為這一刻,針對壽州被圍後自己特意整出的那些活動,最後成功推動壽州甚至天下走向民主、自由,林楓心裏頭第一時間想到的比喻卻是後世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被布袋和尚裝入乾坤袋,陰差陽錯練成九陽真功的例子,這樣的穿越性故事著實無法向外人道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