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局惡化(2/2)

作者:夜聽雨過聲字數:5476更新時間:2019-07-25 02:47:29

    張漢思隻有張雲凱一個晚輩,平日裏視若己出,當即在城頭上老淚縱橫。但是,對於南漢的勸降,老將軍含淚射出了充滿憤怒的一箭,宣告了自己絕不投降的決心。

    潘崇徹也不再廢話,撥馬就走,城下戰鼓聲高漲,漳州攻城戰正式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潘崇徹分出了一萬精兵馳援溪浦水,麵對著合計一萬八千南漢精兵,隻有五千手下的南唐步軍副都指揮使陳文善隻能主動後退,迅速撤退至桃花山的最北端山嶺,緊守最後一道山間防線。

    統領南唐南線戰爭的建州、彰武節度使陳誨自然不會坐等敵人圍上來,集齊了泉州一百隻戰船、二百艘商船共計八千名水軍,於十九日晚集結南下,欲偷襲漳州外圍的南漢水軍。

    但是,南漢水軍北上以來一直枕戈待旦,上遊的泉州是防守的重中之重,外圍巡遊的小船提前發現了偷襲船隊,偷襲變成了一場混戰。

    從十九日晚一直戰至二十日午時,雙方在漳州灣外拉鋸混亂近七個時辰,各自損失了近三十隻船。最後,數量略遜的南漢水軍邊打邊撤,退守漳州灣口,祭出了一副聯合陸上步兵合擊的架勢,久戰之下疲憊不堪的南唐水軍隻得主動北撤泉州,從水路突破、馳援漳州的計劃宣告失敗。

    漳州正式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再向北去,吳越靜海節度使錢弘俶率領十萬大軍和五萬周邊百姓,采取了堆土山、阻河道、建浮橋等方式,連續攻城三天,在繞城河道上架起了數道浮橋,堆起了兩個登坡坡道,曾數次衝上城頭,但都被南唐副將陳德誠、鄭彥華親自率兵打退了。不過,一萬八千人要應對十餘萬人的進攻絕非易事,福州守軍一時間有點捉襟見肘的感覺。

    而位處南唐腹地的滁州,城外的大周武勝節度使侯章和趙匡胤不急不忙,今天來場小夜襲,明天來場定點攻擊,把滁州城搞得一日三驚。

    一時間,除了鄂王李景達率軍在無錫城下與吳越中吳節度使錢文奉暫時處於僵持局麵外,其他各處戰場均處於劣勢,形勢可謂危急萬分。

    這個消息傳到南唐朝堂,皇帝李璟、齊王李景遂和一班重臣天天在禦書房開緊急軍事會議,但每次都沒有什麽妙法商量出來,大唐三個方向要應對三個生死大敵,能調的兵全都調動了,還能怎麽辦?

    此時有人建議,學林楓一樣,再從楚地調兵過來。

    這個建議立刻被否決了。楚地新收不久,如果將全部兵力調完,當地再有變化怎麽辦?再則,楚地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調也隻能調蠻族兵,他們陽奉陰違怎麽辦?

    一群武將天天圍著天下輿圖爭來辯去,將代表兵力的小旗移來挪去,結果總是令他們太過沮喪,現在才發現己方的兵力實在太少了!

    這時,就有文臣跳出來提議,不如暫且與吳越、南漢休兵,全力應對北方周國。這個觀點被李璟親自駁回了,人家明明是三國聯合,不將大唐打趴下不會收兵的,怎麽可能突然放大唐一馬?現在的情況下,大唐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方能說服這兩個野心勃勃的國家呢?

    最後,迫於無奈,李璟聽從了李景遂的建議,發布全境戰爭令,征召大唐境內全體十五至五十五周歲男丁入伍,緊急訓練,準備加入後續戰事。

    這場戰爭開始向更大規模的方向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