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鄭百萬(2/5)

作者:鬼穀孒字數:17948更新時間:2023-03-23 08:52:19

    一來,西歐大量的美元收入,來自對東歐的貿易,所以西歐生怕美國也把自己的美元資產凍結掉;二來,深陷朝鮮戰爭的美國開始出現財政赤字,美元資產是否會因此而貶值?

    此時此刻,英國看到了恢複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機會。於是,英國采取不問出處、稅收優惠等一係列手段,試圖把歐洲美元吸引到倫敦,形成美國之外世界最大的美元市場。

    這招著實靈驗,不僅歐洲國家所需美元不必再向美國借貸而轉去倫敦,同時,一些美國企業為避開國內高稅率,把自己的海外收益放到了倫敦。

    這樣的態勢一直持續至今,倫敦金融城不僅是歐洲美元市場,同時也是世界最大貨幣交易市場。

    母庸置疑,維係布雷頓森林體係必須具備兩個前提:其一是美國必須保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以維係國際收支平衡和其他國家無條件以35美元/盎司兌換黃金;其二是美元保持堅挺、維持世界對美元的信心。

    但歐洲美元市場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美元離開美國本土,這勢必威脅到布雷頓森林體係。

    尤其是歐洲從戰火廢墟中恢複,使用的機器比美國更新、更先進,製造的商品比美國更好、更便宜。因此,在陷入戰爭、工業老舊、歐洲爭奪的合力之下,全球貿易格局開始逆轉。

    在貿易上,美國貿易順差變為逆差;在金融上,為彌補逆差美國隻能放大美元貨幣數量,但貨幣越發越多,黃金卻不再流入美國,這動搖了35美元/盎司黃金的基礎,美元貶值預期傷害了世界對美元的信心。

    1958年,世界對美元的懷疑終於演化為一場拋售。

    1960年1月2日,肯尼迪在參議院秘密會議廳麵對300名支持者宣布他將競選第35屆美國總統,但此時,美元拋售狂潮在歐洲衝向極致。倫敦黃金價漲到41.5美元/盎司,意味著美元貶值超過20%。

    這一年,在歐洲平均投資回報率16%、高出美國一倍的吸引下,470億美元的美國資本流向歐洲,1957年這個數字隻有250億美元;這一年,美國黃金儲備加

    速下降,1950年其總值400多億美元,此時還剩不足200億美元;

    這一年,美國財政赤字超過200億美元,曆史上第一次超出黃金儲備總值;這一年,美國工業產值下降14%,出口萎縮,加之資本的大量外溢,美國國際收支出現20億美元逆差。

    這是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後,美元出現的第一次危機,倍感惶恐的美國立即邀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典、加拿大、日本召開緊急首腦會議,商議如何應對危機。

    會上,各國首腦接受了美國的提議,把各自的黃金儲備集中到一起,構建了曆史上著名的「10國黃金儲備池」。同時,各方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互惠貸款協議,並通過這個協議,歐洲9國對美提供200億美元貸款。

    一係列舉措下,美元勉強渡過難關。

    1961年1月,肯尼迪入主白宮,同年,美蘇兩國長達28年的「冷戰」正式拉開帷幕。

    不過,另一道冷戰之牆也在人們的不經意間形成,鑒於凱恩斯主義的主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針對政策資源的爭奪,使之產生了巨大的隔閡。

    肯尼迪非常在意美國實體經濟的良性發育,他認為,實體經濟才是一國經濟之本,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也是國民更多走向中產的基石。但是,肯尼迪的實業興國之路非常坎坷,因為他觸犯不少金融權勢集團的抵製。

    同時,肯尼迪還遇到了另一個***煩,歐美市場早已被金融巨頭實際聯通,而布雷頓森林體係實際構建的是固定匯率製度,在此背景下,美國貨幣政策基本作廢。

    就是說,如果美國降息或大量投放基礎貨幣,資本將流向高利率的歐洲;如果為阻止資本外逃而加息或減少貨幣供給,那美國實體經濟勢必受到進一步打壓。

    1963年7月18日,無奈的肯尼迪隻能寄望財政政策。他強硬要求國會通過法桉,對外流資本課以15%的重稅。話音剛落,華爾街怒罵一片,法桉遭到英、美金融巨頭的激烈反對。

    經過長達127天的爭辯,肯尼迪並沒有機會看到法桉的通過,一直到他死後的十個月左右,相關法桉才獲得了美國國會的批準,但其中的條款被微妙修改,根本沒能起到阻止資本自由流動的目的。

    話說二戰之後,拉美國家采取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鼓勵本國製造業發展,並且大量出口國內資源豐富的初級產品,因此這些國家在經濟上發展迅猛。

    尤其在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拉美國家的工業年均增長在8%以上,GDP年均增長6.5,人均GDP僅10多年就從400多美元提升到1000多美元,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拉美奇跡。

    這些拉美國家為了更快地實現工業化,趕超發達國家,於是采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對外大規模舉債,以增加政府對公共事業的支出。

    一方麵,七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導致原油價格大漲,石油輸出國獲得了巨額美元收入,資產增值保值需求強烈,國際市場美元供給充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