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01章 古畫摹本(1/4)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9876更新時間:2021-08-30 10:04:11

    2012年7月23,壬辰年六月初四。

    宜:嫁娶、納財、出行、掛匾、開市、入宅。

    忌:無。

    ……

    楚州舊貨市場字畫區,沈愈一邊吃著手中的叉燒包,一邊端詳“柳氏書攤”前掛著的紙質萬年曆。

    說是書攤,實際上是個雜項攤,一塊巨大的紅絨布上擺著竹木牙角、玉石古錢、卷軸冊頁,陶瓷印章,文玩珠串等上百件古玩,古籍類反倒隻有寥寥可數的十幾本。

    除了沈愈這個潛在買家外,攤前偶爾也有那麽兩三個遊客駐足觀望,但他們往往看上幾眼就搖頭散去,沒有任何要蹲下來細看的意思。

    攤主老柳是個有些謝頂的中年人,此刻正全神貫注的聽著老式磚頭收音機,裏麵播放的是長篇評書《隋唐演義》,正是原著裏較為精彩的橋段:“嶽王府秦瓊會李靖,齊國遠燈會解詩謎。”

    因為聽的入迷,老柳根本無心招攬生意,當他聽到大忽悠齊國遠吃元宵非但不給錢,還把攤主碗裏的銅錢當彩頭拿走時,樂的直拍大腿。

    沈愈將最後一口叉燒包塞進嘴裏後,也跟著笑了笑。

    他到不是覺得評書裏不通文墨的空錘大將齊國遠好笑,沈愈臉上的笑容是為了自己,因為他感覺自己今天怕是要撿漏了。

    還是個難以想象的大漏!

    沈愈看中的物件是一副字畫,畫為立軸,絹本設色,被老柳當破爛一般隨意丟在攤子的一處角落裏,在已經打開的卷首處可見四句題畫詩:

    “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

    “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

    字跡圓勁有力,揮灑自如,縱然是當代書法大師見到也要讚一句“真乃縱橫飄逸,千金難換的好字”。

    這首詩沈愈並不陌生,甚至是非常熟悉,出自北宋文豪王安石的《秋興有感》,也是王安石詩詞代表作之一,寓意十分吉利:年豐人樂,國泰民安。

    但這首看似普通的古詩出現在一副絹本畫上,卻是讓沈愈的心髒急速跳動起來。

    無它,一百多年後的宋寧宗趙擴將這首五言絕句題在了一副堪稱無價之寶的傳世名畫上,也就是南宋四家之一,馬遠的《踏歌圖》。

    《踏歌圖》真跡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出現在老柳攤子上的這幅字畫自然不可能是真跡,沈愈這點還是清楚的。

    並且此畫也沒有真跡上的“禦書之寶”印以及“賜王都提舉”的小字,隻在詩的左下角鈴有一枚“白石翁”的方印。

    這幅畫準確的說是一件摹本。

    懂收藏的人都知道,字畫並不一定是真跡才值錢,一些名人的摹本也是價格高昂。

    在古玩行裏,好的摹本有下真跡一等的說法。

    古時一副名畫或者名帖往往有很多摹本,摹本最大的好處就是萬一真跡有損也不至於讓字畫書帖失傳。

    比如在唐代,《蘭亭序》就被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這幾位大書法家臨摹過,其中以馮承素的神龍本最為有名,在很多人眼中已與真跡無異。

    要是沒有摹本,後人根本無可能看到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風采,因為《蘭亭序》真跡早就被李世民這位王羲之的死忠粉帶進了墓中。

    鼎鼎大名的國寶《步輦圖》,《洛神賦圖》,《韓熙載夜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也是摹本存世。

    所以,隻要摹本的水平夠高不用擔心賣不出高價。

    從麵前這幅畫的紙質與題詩來看,沈愈推斷此畫很可能是一位明代宗師級畫家的臨摹作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