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28章 八十塊的春秋經(1/2)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5138更新時間:2021-08-30 10:04:21

    “若他手中真是一本明清善本的話,就算價格高我買不下來,也可以讓李老買下,這種古籍隻有在真正愛書的人手中才能更好的流傳下去。”

    這時的沈愈突然對攤主手中這本線裝書異常期待起來。

    也許是看到了沈愈眼中的熱切,攤主目視沈愈好一會方才鄭重其事的吐出兩個字:“《春秋》。”

    “春秋?明代還是清代的?是官刻本,還是私刻本或者是坊刻本?”沈愈略帶期待的問道。

    “什麽本?我這是古書春秋啊!”

    沈愈先是愣了愣,不過馬上暗暗歎息一聲,“此人對古籍專業術語一竅不通,定是拿現在印刷品來忽悠我的。”

    刻本又稱刊本,所有由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都可以稱為刻本。

    刻本又分為三種:分別是官刻,私刻,以及坊刻。

    官刻就是字麵上的意思,比如宋明兩朝的國子監就管校理刊印書籍,宋代的百科全書,有類書之冠的《太平禦覽》就是國子監版本,對於古籍收藏愛好者來說,國子監的官刻本也稱為監本,是極為珍貴的,若是能得到一本監本古籍,定是視若珍寶。

    官刻本除了國子監外,還有各地的書院,府學、州學、縣學,書局等版本,官刻一般情況下不為盈利,隻為教書育人,多為科舉用書,醫書等。

    私刻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私人出資請人刊印的書籍,多為富人開辦私塾的啟蒙用書,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這也不為盈利隻為教育後代,所以私刻本又稱家塾本。

    坊刻的坊字是書坊的意思,古代書坊即為現在的書店,書商除了賣書外也印書,這是為了賺錢,不過古代印書花費甚多,印一本寥寥數十頁的書,各種製版,校隊,印刷,油墨一係列成本算下來,差不多要花費近十兩銀子。

    這也說明書籍在古代的珍貴,所以在古代大多是借書來抄寫,在古代有人肯借書就是天大的恩情。

    默念一聲鑒寶,沈愈朝攤主手中的線裝書看了過去,果然,任何寶光都未出現。

    見沈愈沒有露出該有的訝然之色,攤主瞬間瞪大了眼睛,“不是吧?春秋你都不知道?就是關羽讀春秋的那本春秋啊。”

    沈愈聞言笑笑:“怎麽?您的意思是說,您手中這本就是關聖秉燭夜讀的那本《春秋經》?”

    攤主見麵前的年輕人如此上道,心中暗喜:“比那本還要好十倍,你聽了不要大喊大叫啊,我這本可是孔聖他老人家在世時親筆書寫的,足足流傳兩千多年呢。”

    看著攤主手裏的線裝書,沈愈強忍笑意:“這麽厲害?真的假的?”

    不怪沈愈憋著笑,雖然東漢時已經有了紙張的使用,並且造紙技術有了飛速發展,更是出現了“蔡侯紙”與“左伯紙”,但從西漢再到三國,其實還是大量使用簡牘(竹簡),以及縑帛,這主要是當時的人們覺得紙容易損壞,並沒有廣泛的使用。

    古人說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就是說竹簡很重並且記載的東西很少,動不動就得用牛車馬車拉,一車竹簡可能都沒有現代人看上一本電子書的字多。

    直到晉代才開始用紙來代替竹簡,陸機《平複帖》用的是麻紙,王珣《伯遠帖》用的什麽紙現在雖然沒有明確,但用的是紙張,這是毫無疑問的。

    到了唐代,紙才被大量使用,但唐代也沒有線裝書,唐代用的卷軸書與冊頁書,唐初無論手抄或刻印,均要成卷成軸,卷軸書由卷、軸、縹、帶組裝成,裝訂繁瑣,就如同現在的字畫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