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75章 康熙官窯青花筆筒(2/2)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4984更新時間:2021-09-24 15:08:01

    一時間,廳內眾人的目光全部聚在這個青花瓷上,沈愈自然也不例外!

    這是一個青花人物山水筆筒,高約16cm,口徑大約為9cm。

    器型為直筒形狀,胎體厚重,造型典雅,通體施白釉,釉麵光滑溫潤。

    外壁繪的是傳統經典瓷畫《牧歸圖》,牧歸即為牧童放牛歸家的意思。

    筆筒上的整幅青花繪圖惟妙惟肖,頗為有趣。

    隻見一個頭戴鬥笠,身材瘦弱的布衣牧童,騎在一頭憨態可掬的大水牛上抬頭望天,臉上表情惶急,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

    此時天色陰暗,從旁邊的樹木以及稻穀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看,應該是起了大風。

    天上的雨點也隨時都會落下,牧童可能離家甚遠,怕被惡劣的天氣阻住無法回家,所以非常緊張。

    大水牛到是無所謂,一邊邁開四蹄狂奔,一邊扭頭好似安慰牧童不要著急,一切有俺老牛呢。

    此筆筒青花發色濃豔,釉質瑩潤,尤其是瓷繪功底可稱絕妙,牧童與水牛繪製的極為生動傳神,讓人看了瞬間就生出三分喜愛之情。

    保存的也好,沒有任何的崩口,炸瓷,脫釉現象。

    “清代康熙官窯‘風雨牧歸圖’筆筒,就請諸位給俺老林掌掌眼吧?”嘴上說的客氣,但是林西風的麵部表情卻不是這樣,滿臉的得意之色,好似已經在心裏認定這是一件大開門的老物件。

    “林老板,你這筆筒不錯啊!”鄭從遠先開口了,他的一雙眸子直直盯著青花筆筒,臉上帶著那麽幾分掩蓋不住的喜愛之色。

    察言觀色是做古玩生意必備的本事,沈愈能看出這鄭從遠是真的喜歡這件筆筒,這從他邀請的什麽人就可以知曉。

    首先《古瓷齋》是專營瓷器的古玩店,論名氣在市場中也就是比《博古堂》要小一些,而錢老更是真正的瓷器鑒定大師,李老說他店裏鎮店壓堂的是宣德青花那肯定是真的。

    據沈愈所知,林西風的林記古玩也是主營瓷器。

    這樣一來,廳內六個人中就有兩位是鑒定瓷器的行家。

    說到李翰林李老更是這群人中宗師級的人物。

    這群人中不是古董大商家就是大富豪,隻有自己是一個無名之輩,為什麽李老敢讓自己來參加這個小型鑒寶會,而對方還同意,沈愈心裏很清楚。

    就是因為底氣!

    說起楚州舊貨市場的古玩店鋪,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古玩三大名店。

    這三大古玩店中其中有一家就是李翰林的《翰林閣》。

    翰林閣從84年開店至今已有28年時間。

    李翰林本身對於古玩雜項就是極具天賦,在得到沈重樓的指點後,鑒定字畫瓷器的能力更是突飛猛進,《翰林閣》可說是古玩全品類第一名店。

    李翰林說《古瓷齋》壓堂鎮店的是宣德青花,他自己店裏又何嚐不是?

    並且是兩件!

    沈愈來楚州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找店麵,而是去《翰林閣》觀賞了李翰林的鎮店之寶。

    第一件是明永樂青花纏枝壓手杯。

    第二件是明永樂青花抱月瓶。

    都是永宣青花中的珍品。

    這單單說的是《翰林閣》中的瓷器。

    至於請李胖子來,沈愈猜測鄭從遠的那件古玩很可能是一副字畫!

    鑒寶會也叫鑒寶交流會,規則就是人人都要帶一件古玩來,所以沈愈猜鄭從遠的那件古玩是字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