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0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2/3)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5506更新時間:2023-12-19 04:59:41

    而很多人也與沈愈一般,更喜歡素章。

    原因也不複雜,素章買來後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的雅號就可以用了,所以在古董市場上同材質的古董素章往往比已經刻好的印章貴。

    這印章握感很好,宛若凝脂。

    尤其是白度極高,沈愈自問沒看錯的話當是羊脂玉的。

    羊脂是文雅的叫法,大白話講就是羊油,再加上玉是雪白色的,就是藏家口中的:羊脂白玉。

    此印章正麵雕的的祥雲如意紋,紋飾內刻有一朵高潔素雅,婀娜多姿的君子之花,蓮花。

    背麵則是刻了兩句楷體詩詞:“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這兩句詩詞是明末大家顧炎武的名句。

    意思大概就是人這一生的富貴就像白馬過隙般來去很快,隻有好的名聲才能與金石一般流傳千古。

    從這兩句話來講,這枚印章的曆史應該不會超過明末。

    從字看印,篆刻之人很懂金石之道,就算特別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玉器的鑒定,一般分為四步。

    一看沁色,古玉都有沁色,沁色解釋起來很麻煩,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說,就是玉器在土裏埋著就吸收了土裏的東西,然後表麵顏色以及內部結構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沁色。

    然後再看造型,稀奇古怪造型的多為漢代以前的,板板正正的多為唐代以後的,自從隋代開科舉後,讀書人不喜歡奇形怪狀的玉器。

    比如賣家指著一塊子岡牌說這玉是漢代的,那就純屬瞎說八道。

    第三點是看紋飾與雕刻技法,每個朝代流行的紋飾都不太一樣。

    最後看材質,唐代的地方玉再好,也不過清代的羊脂玉,玉器最終還是得看玉的材質。

    玉器不能說全都是這麽鑒定吧,大部分都是這麽看。

    這時,徐老與蕭仲英也圍了過來。

    “時間不多了,沈愈你看的怎麽樣了?”

    沈愈放下手中印章站了起來,“蕭會長,這枚羊脂白玉的素章,我鑒定當為清中期的。”

    聽了沈愈的話,蕭仲英心中悚然一驚,兩道濃眉馬上蹙了起來,“清中期?你確定?要知道此印章可沒有沁色啊?就連包漿也算不得厚重。”

    沈愈眼神誠懇的說:“蕭會長,傳世古玉有包漿就夠了,又不是土裏挖出來的何必要求玉有沁色呢?”

    蕭仲英搖搖頭,好似不同意沈愈的意見,“古玉以沁色為貴,這枚印章連沁色都沒有怎能稱為古玉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