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6章 萬寶樓中遇故人(2/2)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4910更新時間:2023-12-19 04:59:58

    “那是鄭從雲,鄭老,是店裏的大掌櫃。”

    沈愈心思電轉,“不知道鄭老與鄭從遠是什麽關係?”

    店員笑笑,“鄭老是鄭大老板的親堂兄。”

    沈愈恍然大悟,怪不得看老者的第一眼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店員去拿礦泉水,沈愈小聲對裴玉安道:“玉安,我沈家小輩的原話說那個漏是在貨架子上,如此說來應該不會是字畫一類。

    “萬寶樓不賣瓷器,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是一件雜項類的古董,你先在店裏逛逛,感覺哪件古董可能是漏就先記著,我去看看那幅顧愷之的畫。”

    還別說,從在門外聽到顧愷之的真跡後,沈愈的興趣就來了。

    原因也很簡單,不管是在東江幾大古玩市場還是在楚州舊貨市場以及古玩城,沈愈還從來沒聽說有人拿顧愷之的字畫出售的。

    就是地攤上也沒有賣顧愷之畫的。

    古畫為古董價值之最,也就是說,古畫在所有市麵上可以買到的古董裏麵價格是最高的。

    一般來說,市場上的贗品大部分都是仿明清二三流畫家的作品。

    清六家,明四家的作品都少,元四家的基本就沒有了。

    電視小說上那種古玩市場中到處都是賣唐寅贗品的其實並不存在。

    這一點想想也能明白,藏家也不是傻子,哪來的這麽多唐寅真跡啊?

    所以這冷不丁的出來一副所謂的顧愷之真跡,由不得沈愈不感興趣。

    何況還是在這萬寶樓內。

    顧愷之是誰?東晉第一大畫家,水墨畫毫無爭議的鼻祖,也是《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斫琴圖》,《列女仁智圖》的原作者。

    顧愷之雖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但在畫史上卻是排行第一位的人物。

    著名典故“畫龍點睛”的主人公張僧繇是他的粉絲,所謂畫龍點睛學的也是顧愷之,是顧愷之玩剩下的。

    所以北宋《宣和畫譜》將顧愷之列為第一毫無爭議,畫聖吳道子也得排在他老人家的後麵。

    為什麽顧愷之是繪畫第一人呢?

    很簡單,他是曆史上有作品可以考證的繪畫第一人。

    有人會說,哇,就這麽簡單?

    嗯,就是這麽簡單!

    因為人家有作品傳世啊,哪怕是唐宋摹本。

    在顧愷之之前也有很多能人,但他們大多隻在典籍上一筆帶過,沒作品傳世再厲害也是沒有說服力。

    來到鑒賞桌前,沈愈發現這是一副紙質泛黃,古樸陳舊的掛軸畫。

    可能因為年數久遠,掛軸兩頭的天地雙杆以及軸頭已經生出了厚厚包漿。

    畫的內容是傳統山水人物,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沈愈瞅了兩眼後就沒有再多看。

    人物呆板似塑,山水也無靈氣,整幅畫可說毫無古意,充滿了仿製品的現代氣息。

    “呀,是沈先生?”

    沈愈聞聲抬頭,打量對方幾眼後沈愈馬上笑了,“易老板,原來是你啊。”

    這世界真小,賣畫的不是旁人,正是沈愈夏天陪著顧青青逛舊貨市場買壽禮時碰到的那個高瘦攤主易升遊。

    也就是沈愈在他攤子上巧合撿漏銀質鴛鴦轉香壺的那個瓷器攤攤主。

    後來沈愈鋸壺後在壺內得到了一顆自然天成的夜明珠。

    。您提供大神撿漏不撿錢的古玩之金瞳鑒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