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3章 好古董多著呢(2/2)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5170更新時間:2023-12-19 05:00:57

    “明代和田青白玉筆筒,價值大約在25萬-30萬元這塊。”

    這次韓元春沒有任何的激動,他臉上表情古怪,“沈兄弟,這個筆筒你是不是沒看準啊?”

    沈愈抬頭怔了怔,奇道:“沒看準?哪裏沒看準。”

    “你看這筆筒上麵明顯寫著北宋道君皇帝禦用。”韓元春指著筆筒左下角一排好似小米般大小的字跡滿臉嚴肅的說。

    “沈兄弟,北宋是咱們後人說的詞,道君皇帝也就是趙佶在位時,人家那是‘宋’或者大宋與皇宋,怎麽可能有北宋?並且這些字刻的也太敷衍了些,竟然用的是簡體字。”

    說完,韓元春又指了指地上那幅展開的徐皋真跡遊魚圖說:“還有這張畫,南唐徐皋這不是忽悠人嗎?人家南唐當時叫唐,不叫什麽南唐。”

    “咦,春哥你還懂這些?”

    韓元春的這番話實在是讓沈愈有些刮目相看,無他,人家說的都對。

    “字畫先不去說它,這個筆筒你就放心拿去賣好了,最好是找那些古玩名店,低於25萬的價格你拿回來找我就是,我的店叫作《蘭亭居》,在楚州古玩市場二樓,你就是明天去,我也百分百會用這個價收下來。”

    筆筒的字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有點不想讓買家撿漏的意思,至於是誰做的,有些什麽用意,沈愈沒心氣去想。

    將筆筒遞給一臉懵圈的韓元春,沈愈把所有精神都放在了麵前這幅南唐徐皋的遊魚圖上。

    對這幅所謂徐皋真跡,沈愈並沒有完全看明白。

    這幅《遊魚圖》雖然比起沈愈自己那幅劉寀真跡《戲水遊魚圖》在繪工上要稍遜一籌,但綜合來看,畫技絕對穩穩勝過明清所有畫魚名家。

    剛才沈愈也用鑒寶金瞳看了,不管是寶光顏色與寶光大小都證明這是一副宋代以前的珍貴畫作。

    但問題是這幅畫到底是不是徐皋真跡還有待商榷。

    如韓元春所言,這張遊魚圖的落款:“南唐徐皋”肯定是後人填寫無疑,因為這是用瘦金體書寫的,而瘦金體又是宋徽宗發明的,北宋末年距南唐可差著一百多年呢。

    並且南唐是後人的叫法,人家南唐在當時就叫【唐】。

    不過,南唐徐皋這四個字對沈愈的鑒定有很大的幫助。

    在沈愈知道這是一副唐畫後,下麵的鑒定步驟就簡單多了。

    第一步就是分辨出是誰寫的【南唐徐皋】這四個字。

    古人認定此畫是徐皋真跡肯定有他的依據,若此人身份地位很高,在加上這幅遊魚圖畫功了得,那基本就可以斷定為徐皋真跡。

    不需要再去找其它的依據。

    有人會說,這有點過於草率了吧?

    不,就是這般簡單!

    古人的鑒定字畫的條件現代人根本比不了,現在很多博物館視為奇珍異寶不輕易展示的珍品字畫,放到宋代或者明代可能就是普通一副掛在牆上的字畫。

    甚至都不一定有資格掛在牆上,隻是放在某間靜室內吃灰,比如米芾,項元汴,王世貞,顧從義,張醜這些古代大收藏家收藏的字畫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牆上根本掛不過來。

    一副現在大幾千萬上億的字畫,放到當時可能就值十幾兩銀子。

    現代人翻閱無數古籍才找到一個鑒定依據,並且欣喜若狂,但在古時,人家對麵飲酒品茶聊天的可能就是這幅畫的作者。

    你說這怎麽比?

    可這四字瘦金體到底是誰寫的呢?

    一時間沈愈陷入了沉思。

    。您提供大神撿漏不撿錢的古玩之金瞳鑒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