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6章 又見唐畫(2/3)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6080更新時間:2023-12-19 05:00:59

    第一個身份是官員,李昭道是大唐遷集賢院直學士兼太子舍人。

    第二個身份就是唐代宗室了。

    李昭道是北周柱國大將軍、唐國公,被追封為唐太祖,李虎的六世孫。

    單憑這樣說,可能很多人還看不太明白。

    再詳細往下說,李昭道的高祖叫作李禕,此人與李昞是親兄弟,而李昞正是唐高祖李淵的父親,也就是說李昭道的高祖是李淵的親叔叔。

    李昭道的曾祖更是名氣甚大,乃是唐朝一代名將,長平王李叔良,他與唐高祖李淵是叔伯兄弟。

    李昭道的祖父為寧州刺史,華陽縣公李孝斌,與唐太宗李世民為堂兄弟。

    父親名氣最大,是右武衛大將軍,宗正卿,彭國公李思訓。

    李思訓有山水畫“北宗”之祖 唐代畫家第一人的稱號。

    書家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畫家則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皆為傳世佳話。

    所以這幅所謂的《萬山樓閣圖》若真是李昭道真跡,那比之畫聖吳道子的真跡真的是一點也不差,其價值至少也得億元起步。

    細細看了幾眼,沈愈漸漸收起了輕視之心。

    無它,這幅畫畫的實在是太好了,絕對可稱繪工遒勁,妙極丹青。

    嚴格來說這是一副金碧青綠山水畫。

    所謂金碧青綠,就是用泥金,石青,石綠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進行繪畫。

    這種畫法最初是由隋代繪畫大師展子虔所創,卻是在李思訓與李昭道父子這裏發揚光大。

    很多人會有疑問,山水畫難道是先有的設色再有的水墨畫嗎?

    沒錯,就是如此,所以說李昭道為山水畫開山鼻祖之一,一點也不過分。

    此畫山水不用說了,每個細節都妙到極點,人物更是刻畫精細,可說須眉畢現。

    整幅畫用筆疏簡,動靜相宜,就算不是李昭道真跡,也當是古代某位名家之摹本。

    不過有一點,這幅畫是修複過的。

    修複技藝明顯不如韓元春的父親韓老,這點隻要懂點古畫修複門道的就能看出來。

    取出高倍放大鏡細細觀察了一會,沈愈逐漸放下心來。

    此畫不僅僅是修複過,應該還重新裝裱過。

    整體來看,手藝還算過的去,對畫本身的價值沒有造成什麽負麵影響。

    從某方麵說,修複過的字畫反而會增加買家對古畫的信心。

    無它,字畫修複裝裱的費用可不便宜,隻有具有一定價值的字畫賣家才會請人去做。

    並且修複重裱一幅畫太浪費時間了,眾所周知,單純的畫紙很脆弱根本無法長久保存,就好似我們小時候寫的作業本,沒幾年再去看已經發黃發脆了。

    假設字畫不裝裱不修補,就薄薄的一張紙掛在牆上別說三年,就是一年就得裂開,所以必須得往上加紙增加厚度才能結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