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7章 摹本《上陽台帖》(2/2)

作者:撿漏不撿錢字數:4724更新時間:2023-12-19 05:01:13

    紅茶正山小種,唇齒留香,清心潤肺,好茶!

    而於茂林則是站在西牆邊端詳牆上的幾幅字畫與書帖。

    “您幾位先坐一會,該吃吃,該喝茶喝茶,別客氣,我去臥室取那幾件古董,馬上就來。”

    王餘錢將茶壺輕輕放下,又對三人抱了抱拳,這才緩步朝臥室走去。

    等王餘錢進了臥室關好門,於茂林突然朝沈愈招了招手,“小沈,過來看看這件字帖。”

    沈愈放下茶盞走到牆邊,隻見牆上某個玻璃鏡框中裱著一張書帖。

    上書:

    端詳幾眼,沈愈就看出此乃草書《上陽台帖》的摹本。

    太白,就是李白。

    《上陽台帖》是李白唯一傳世真跡,國寶級的書帖。

    全文總共25個字,內容為16字。

    大致來曆是,李白在開元年間自江陵遇見唐代著名道士,白雲子司馬承禎,兩人相談甚歡,於是就結為好友忘年交。

    後人將其二人同列仙宗十友之一。

    司馬承禎自少篤學好道,雖然無心仕途,但文學修養極深,可說詩書畫皆精,武則天與唐玄宗都很尊重他。

    唐玄宗李隆基更是稱其為道兄。

    後來唐玄宗在王屋山建道觀陽台觀,供司馬承禎居住修道。

    天寶三年,李白與詩聖杜甫,邊塞詩人高適等好友同遊王屋山陽台宮。

    李白特意想去拜訪司馬承禎。

    可惜因為當時通信不發達,其實司馬承禎在開元二十三年就已經仙逝。

    時年九十六歲。

    隻見其居不見其人,睹物思人,李白在無盡傷感中寫下了這件《上陽台帖》。

    《上陽台帖》真跡保存在故宮博物院,是頂級國寶,並且有曆代名人收藏印與題跋,比如宋徽宗瘦金體“唐李太白上陽台”與乾隆的“青蓮逸翰”,這帖子上什麽也沒有自然不可能是真跡。

    但雖然是摹本,寫的卻是很好。

    筆法蒼勁雄渾,極具原帖瀟灑飄逸之勢,每一筆皆是張弛有度,已隱隱有大師氣象。

    可惜,沒有署名。

    製大.製梟。也不能說沒有署名,而是隻有楷書款“阮亭”二字。

    於茂林往臥室瞄了一眼,湊到沈愈耳邊壓低聲音,“小沈,我觀這件字帖寫的很好,紙質泛黃看上去很是有些年頭,你能不能看出這是誰的摹本?”

    沈愈搖搖頭,“於哥,你有所不知,字畫縱然是佚名畫多少也跡可循,但說到書貼就難了,古人書法能稱一句好書法的,不說車載鬥量如過江之鯽,但隻要讀過十年寒窗的字一般都不差,一時半會我還真不知道此貼是誰的真跡。”

    於茂林點點頭又道:“就單憑這幅字,小沈你估個價大約能值多少錢?”

    沈愈想了想,“單憑這幅字的筆力與紙質,放到市場上應該不會低於六萬,若是能找到這個‘阮亭’是誰,並且此人還是一位名人,那此貼可能會瞬間暴漲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畢竟很多人玩收藏要的就是一個名氣,有名氣他才會覺得值,反過來說,其作者並不是名人,那價格也隻能定格在六萬這塊。”

    喜歡古玩之金瞳鑒寶

    .

    撿漏不撿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撿漏不撿錢的古玩之金瞳鑒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