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三章 求援(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940更新時間:2021-10-05 23:21:24

    武德三年,聖人李淵令秦王李世民率軍討伐王世充,設陝東道大行台,以尚書省統之,李世民兼任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雖然知曉自己這個次子有著極高的軍事天賦,但畢竟才二十出頭,而且和之前不同,這是一次雙方兵力超過三十萬的大戰……在虎牢關一戰之後,李淵肯定很後悔自己的嘴賤。

    因為在李世民統軍南下之前,李淵如此說……黃河之南皆為陝東道。

    誰能想得到李世民隻花費了不到一年時間,從容擊敗鄭夏聯軍,生擒竇建德、王世充。

    所以,李淵才會急匆匆的將李世民召回長安,並讓李孝恭統軍經略江南、劍南、嶺南。

    不能讓老二再打下去了,否則朕屁股下麵這個皇位都坐不穩了……這應該是藏在李淵內心深處的實話。

    自那之後,李淵下定決心閑置次子……可惜劉黑闥太猛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李世民沒追擊劉黑闥……算是有心了。

    但年初洛水大捷之後,聖人立召李世民回京,再到劉黑闥複起,卻隻肯用齊王李元吉。

    原因很簡單,李世民在年初征伐河北之後,刻意的將麾下多位將領留在了河北道各州為總管,除了北邊的定州總管雙士洛之外,其餘的都靠近南側。

    換句話說,基本都在黃河邊……連成了一大片,緊緊靠住了陝東道。

    陝東道以衛州、相州、魏州為跳板,秦王一脈漸漸將勢力範圍拓展到了河北道。

    這就是齊王李元吉頓足不前的原因,對此,陝東道大行台的官員自然是心裏有數。

    洛陽城內。

    因事務繁雜而勞累過度屈突通兩鬢花白,眉頭緊鎖,他雖是前隋重將,但降唐之後頗受重用,幾次大戰都是李世民的副手,洛陽大戰後他奉命留守洛陽,後以右仆射之名執掌陝東道。

    “回來了。”屈突通看見於誌寧進門,笑著招呼了聲,“齊王依舊不動?”

    “那是自然。”一旁的韓良用嘲諷的口吻說:“河北道尚未全數淪陷,齊王何以發兵?”

    這顯然是在說河北道還沒淪陷的那幾個州府……都是秦王一脈。

    於誌寧看似溫文儒雅,實則很是尖酸刻薄,“若是河北道全數淪陷,齊王當據關而守。”

    屈突通忍不住笑了笑,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若是河北全境淪陷,齊王絕對不敢出兵,又不能灰溜溜回關中,那隻能據關而守……守著虎牢關。

    茶童奉茶上來,三人分席而坐,隨口聊起這些時日各事。

    陝東道依製設尚書令一人,是李世民兼任,仆射一人,即屈突通。

    年初吏部尚書殷開山病逝,導致東宮突然向陝東道發難,將鄭守義塞進了陝東道任吏部尚書,又試圖升任尚書左丞。

    為此,李世民先將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的於誌寧送去了陝東道,本職是度支郎中,卻兼任尚書右丞。

    不久前,突厥罷兵言和,李世民立即將麾下心腹幕僚韓良送到了陝東道,任戶部尚書兼尚書右丞。

    屈突通、韓良、於誌寧都是李世民的絕對鐵杆,也是李世民在地方上的最重要棋子,三人都是秦王府出身,私交本就不錯,如今共襄大業,更是精誠合作。

    “說起來,此次去武陵,倒是遇見一人。”於誌寧突然想起前日那事,笑道:“此人算學精深,曾挫敗鄭家子弟,料理糧草諸事,奇思妙想,環環相扣,頗有手段。”

    “武陵?”韓良猶豫道:“齊王府?東宮?”

    “非齊王府,亦非東宮。”於誌寧手捋長須,“已然探問過了,此人祖籍隴西郡成紀縣,尚未滿弱冠之年,稱長安令李乾佑為世叔,隨其從軍打理賬目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