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二章 範願(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5142更新時間:2021-10-20 15:11:17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最新章節!

    武城縣衙內,鳩占鵲巢的範願突然驚醒,摸了摸額頭,手上滿是冷汗。

    略微梳洗了下,範願走出臥室,眺望剛剛泛白的天空,心裏還在回想昨夜做的那個夢,已經記不清內容了,但似乎預兆的不是什麽好事。

    回想這兩日,範願心裏有著不好的預感。

    一方麵是因為昨日有唐軍出沒,範願命董康遣數百騎捕殺唐軍,他猜測這應該是從下博城逃竄的唐軍殘部,畢竟許善護兵敗身死後,貝洲均倒戈相向。

    但董康昨日黃昏命人來報,四百騎兵幾乎全軍覆沒,隻十多騎逃竄回營。

    能近乎全殲四百騎兵,這股唐軍殘部有多少人?

    範願不太相信董康的說法,隻兩三百騎,就能全殲四百騎兵?

    昨日黃昏已經傳信讓董康今日查探,會不會是魏洲、博州出兵北上,若是那般,留在貝洲的兵力加上鄉兵也不過三四千人,隻怕應付不來。

    範願另一方麵還在擔憂長子範興,下博一戰之前,軍中騎兵隨突厥騎兵散開,查探軍情,範興也隨之南下,來貝洲聯絡夏王、漢東王舊部舉兵起事。

    事情辦的很順利,貝洲總管許善護兵敗後,諸縣均倒戈相向,但範願沒想到,長子範興一去不返,再無蹤跡。

    範家就是貝洲武城人氏,範願主動請纓東行來貝洲督辦糧草,也是想查探長子下落。

    範願已然查清,長子在貝洲陸續去過青陽、漳南、武城,最終是在武城縣外遭唐軍追捕,敗北後向北逃竄,但接下來就渺無音訊了。

    有可能是死了……範願心裏隱隱有著不好的征兆,但他不得不考慮另一個問題,當日隨範興南下的還有一股突厥遊騎,身份貴重,如果也隨之陣亡,那漢東王和突厥之間就難以相處了。

    “那幾個突厥人走了?”

    “昨日黃昏前離開。”一旁的隨從小聲說:“臨走時,在城東還鬧出點事來……”

    “張家?”

    “嗯。”

    “給他們點教訓。”範願冷冷道:“去將那小子提來。”

    一刻鍾後,範願盯著被押來的十五六歲的少年郎,“可想好了?”

    少年郎昂首挺胸,隻淡淡道:“清河張氏,留候後裔,從無附賊者。”

    範願臉有點黑,“夏王仁義,為李唐所害,漢東王如今席卷山東,若武城張氏不肯舉族歸附……”

    清河張氏,乃漢初三傑的留候張良之後,南北朝期間出仕南燕、北魏、北齊、北周、隋,多有刺史高官,是貝洲僅次於崔氏的大族。

    範願咬著牙陰測測的繼續說:“河陰故事未必不會重現。”

    這位少年郎名為張文瓘,聽到這句話神色微變,卻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當年河陰之變,多少世族子弟被屠,隴西李、趙郡李、太原王、滎陽鄭均有多名子弟遇難,次一級的世家子弟更是數不勝數。

    範願以此相脅,可以說是撕破臉了。

    但張文瓘還是不肯點頭應下,自武城縣倒戈相向後,武城張氏被逼著供給糧草,被逼著出人出力,這都算了,但投入劉黑闥麾下……這是可能使全族衰落的。

    清河張氏祖上多有高官,但在隋末唐初的時刻,隻有張文瓘的父親張虔雄出仕,任陽城縣令。

    陽城,隸屬關內道澤州,是李唐的基本盤……這也是範願選擇張文瓘的一個原因。

    範願早年在武城縣衙任小吏,後跟隨竇建德,又推舉劉黑闥上位,他認為竇建德的失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拉攏那些世家大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