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七章 無題(1/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576更新時間:2022-03-08 20:31:39

    兩儀殿內,帝王重臣相對而坐,三位皇子坐在側麵,而中間一位鬢角微白的中年人正在侃侃而談,神情興奮,臉龐略顯紅暈。

    “突厥南寇,多經朔州東向,越雁門侵代州,南下直麵太原府,其間最重者唯馬邑耳。”

    裴世矩眯著眼聽著,微微點頭,“確實如此,不得馬邑,突厥往來便捷。”

    今日殿內眾人,論對突厥的了解,裴世矩是首屈一指,這方麵即使是李淵、李世民也無法相提並論。

    “如今雁門難守,若能於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來降者厚賞賜之,常出奇兵略馬邑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

    中年人高聲道:“不出歲餘,彼當無食,馬邑不足圖也。”

    李淵聽得入神,連連點頭,這幾年突厥每次都是主力從雲州、朔州而來,途徑馬邑,侵襲雁門,然後一路南下……若能將馬邑握在手中,等於是在朔州插入了一根釘子,突厥就不會再如此肆無忌憚,也缺少必要的補給。

    想想也是悲催,李淵起家太原晉陽,距離代州雁門隻隔了個忻州,突厥從雁門殺到太原,從早到晚。

    而崞城位於代州南側,就頂在忻州北部,北上可籌謀攻略馬邑,固守可護衛太原,使並州總管可以籌集兵力應對。

    沉吟片刻後,李淵笑道:“如此智勇之將,唯劉卿不可。”

    中年人拜倒在地,聲音洪亮,“臣願為崞城令。”

    的確,非此人不可。

    這位中年人在後世名聲不顯,但在此時,特別是在河東道北部,卻是盛名無二的大將,雖然對陣薛舉、呂崇茂均遭敗績,但麵對突厥,氣節無雙,且多有斬獲,突厥人頗為忌憚。

    典型的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這位就是曾爵封弘農郡公,先後任安定道行軍總管、彭州刺史、陝東道行軍總管、檢校並州總管的劉世讓。

    武德三年,唐朝抽調兵力攻伐洛陽,時任檢校並州總管的劉世讓率大軍襲夏軍老巢洛州,恰逢突厥來襲,劉世讓率八百騎兵疾馳回援。

    頡利可汗與高開道、苑君璋合軍,猛攻代州月餘,劉世讓堅守武州,斥退說客,使突厥無功而返……若無劉世讓,隻怕李淵也要命正攻打洛陽的李世民回師了。

    自那之後,劉世讓頗為跋扈,以氣淩之,與同樣鎮守河東道的襄邑王李神符不合,最終去年被除名爵徙康州。

    不過,李淵在某方麵有著念舊情的一麵……雖然有點假模假樣。

    半年之後,李淵召劉世讓回朝,授廣州總管,今日又問起備邊事。

    李淵起身道:“授代州總管府長史,兼崞城令。”

    “劉卿此去,重任在肩,賜良駒一匹,還望謹言慎行。”

    劉世讓應聲深深俯首,他當然聽得懂李淵的警告……將自己拉下馬的襄邑王李神符如今任並州總管,就駐守在太原府。

    其實河東道並沒有所謂的並州這個行政區域,所謂的並州總管實際上管轄的是包括太原府在內的大半個河東道,換句話說,李神符是騎在劉世讓頭上的。

    看著劉世讓大步出殿,李淵揉了揉眉心,江淮軍叛變對朝廷的影響太大了,如果西邊柴紹兵敗,突厥又大舉南侵……李淵實在沒有太多的信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