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一章 陰差陽錯(下)(1/4)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8840更新時間:2022-05-08 07:27:52

    難道之前朝中騷動,請議李高遷之罪……不是二郎在背後指使,李淵半信半疑,他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太子。

    深深看了眼李世民,李建成保持鎮定,緩緩道:“劉世讓彈劾李高遷棄軍先逃, 使萬餘大軍葬身塞外,但襄邑王叔、代縣令李懷仁均未提及,二弟所言極是,理應詳查。”

    稍遠的裴世矩豎著耳朵,聽到這兒,眼角跳了跳……太子說李神符、李善並沒有提起李高遷棄軍先逃。

    但凡奏折, 必過門下省,自己身為侍中, 見過李神符的幾份奏折,但並沒有見過李善的奏折……另一位侍中江國公陳叔達雖然和李善關係親近,但沒有道理瞞過自己這個李善的舉薦人。

    那麽,隻有一個可能,李善私下信件直抵禦案……裴世矩立即聯想到了平陽公主這條線。

    裴世矩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那邊李建成還在源源不斷的為李高遷開脫,時不時瞥一眼李世民。

    半響後,李建成閉上了嘴,李世民才慢悠悠的開口,“太子所言有理。”

    “二郎細細說來。”

    “此戰之敗,首在劉世讓輕敵,雖李懷仁報信,但仍然輕易遣派李高遷率軍出塞援馬邑。”李世民麵無表情的說:“若非李懷仁夜奔雁門關,隻怕突厥已破關而入。”

    李建成補充道:“突厥抵雁門關,劉世讓仍在崞縣,直到第二日午後才來援。”

    嘖嘖,劉世讓真是能得罪人啊, 滿朝上下就沒人替他說一句好話, 這樣的人曾經擔任並州總管,那也實在是罕見。

    不過殿內諸位宰輔臉色古怪不是因為劉世讓,而是因為李建成、李世民這對同胞兄弟的一唱一答,配合的好默契,將鍋死死扣在了劉世讓的頭上。

    難得出現這種場麵,李淵神情有些恍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是他最期盼看到的,但卻不敢相信,他狐疑的看看長子,再看看次子……

    李建成的眼神同樣狐疑……去年自己沒能保住史萬寶,這次總要保住李高遷,即使不可能脫罪,也要盡量保住,但二弟你這是想幹甚?

    李世民眼神坦蕩,好似無私,揚聲道:“李高遷畢竟兵敗, 當領罪受受罰,但如今重兵雲集河東,卻隻能坐視突厥猛攻馬邑,此為軍國大事。”

    “此時河東,不能生亂。”

    李淵稍稍褪去狐疑,他很了解這個兒子,胸中自有傲氣。

    但李建成卻更是狐疑,他很了解這個弟弟,陰私手段用起來不弱他人……而且處置李高遷,和如今正在進行的戰事並沒有直接聯係。

    不過即使李世民選擇讓步,李淵也順水推舟,畢竟李高遷是元謀功臣,又是太子不多的心腹大將。

    之後李建成沒有再開口,而是裴寂提議,最終李淵定罪,李高遷喪師萬餘,罷武衛大將軍,降為驃騎將軍,統領代縣府兵,戴罪立功。

    從十二衛大將軍降為驃騎將軍,這是個跨度相當大的降職。

    十二衛大將軍已經是武職的頂點,正三品,而行軍總管、行軍元帥那是臨時派遣,並不是固定的。

    唐朝後期倒是有從二品的十二衛上將軍,但在唐初,再往上隻有李世民獨一份的天策上將了。

    而驃騎將軍這個職務在貞觀年間改名為折衝都尉,是府兵製在各地設置的折衝府的長官,約莫是從四品到正五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